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画像砖文化守望者
作者: 魏冬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遗产传承   彦伟   书法专业   守望者   守愚   教育学会   临颍县   物质文化   中国汉画学会  
描述: 张彦伟1967年生,号守愚堂,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河南省教育学会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文物保护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临颍县政协委员。近二十年来致力于画像砖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抢救、搜集各类古砖数百品。撰写的论文《汉魏名碑——受禅碑》发表于2007年9月7日的《中国艺术报》;《河南郏县升仙画像砖》2011年11月发表收录于《中国汉画学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许昌高浮雕画像砖》2013年11月发表收录于《中国汉画学会第14届年会论文集》。专著《守愚堂汉画像砖藏珍》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网上热点
作者: 刘士兴   赵冬梅   来源: 时代建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门户网站   建筑论坛   相关学科   资源库   ABBS   专业网站  
描述: 主要网络来源:自由建筑论坛(ABBS)自由建筑报道(FAR2000)每月话题1.世界十大最丑陋建筑为啥没中国?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
童年小镇
作者: 许冬林   来源: 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阅读知识   杂谈  
描述: 一直以为,一个人的童年,应当是在一个小镇度过的。欧洲小镇的那种情调是非常入油画的。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上,有三两只白色的鸟在停歇,花木扶疏的篱笆旁立着一座小巧的尖顶教堂,远处有层叠的暖色房舍,穿长裙子的小镇姑娘提着花篮走来……
素手把芙蓉
作者: 许冬林   来源: 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美文   生活哲理   生活哲学   个人修养  
描述: 去看荷花。在湖心岛上,等回程的船,却见身边一位姑娘,手捧一束红荷,静静立在柳荫下。别人在渡口边兴成把的莲蓬,剥开来吃;她没有,她只抱花在怀,宛如仙子。我记得有一幅油画:碧绿的草坪,远处山峦隐约起伏,着粉色长裙的女子迎面走来,微笑着抱一束碎碎自自的花儿在胸前。
渐渐
作者: 许冬林   来源: 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阅读知识   杂谈  
描述: 去年买的白色裙,今年拿出来,就懒懒地不想再穿。何时起,它渐渐就浑了颜色,白得不那么专心和彻底。好喜欢的一套茶具,纯白的细瓷,朋友送的。开始时不舍得用,只包在盒子里。某日终于狠心,决意要隆重过日子,取出茶具,放在茶几上。一个窈窕的白瓷壶,六个玲珑的小白杯。
品味自然——解读张广军的油画
作者: 冬子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世界美术史   邵大箴   列维坦   美术馆馆长   驻华大使馆   中外文化   艺术交流   中国文化部   中国美术馆  
描述: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说:"绘画往往是人类情感的最真实流露,画家无法用绘画来掩饰自己的心情……"可见,真正的绘画,是离不开情感表达的。张广军的绘画一直流露出的是对生命的颂扬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尽管时光会使人的心境变迁,映射着心境表现的作品也会发生变化,但他作品的主旨始终如一。他喜欢描绘自然界的动植物,自由嬉戏的鱼,恬静自然的鸟,迎风矗立的苇塘……都凭着他感悟的笔触在画布上涌动。如果说他早期的绘画是在努力表现大自然的美,"品味自然"则可以成为对他目前创作最贴切的诠释。他总是认为,绘画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画
“技术美术史”视野下的中古陶俑
作者: 王玉冬   来源: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诱   防盗门   修理   手艺   祥林嫂   高额利润   农民进城   搜索   骗局   店铺  
描述: 泥土是中国汉地传统雕塑最主要的材料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泥土是中国汉地传统雕塑最重要的材料。中古时期前半段(即约公元3世纪初至公元8世纪中期),以泥土成型、经过入窑装烧、彩绘、上釉等程序而制成的陶俑,通过承继并超越秦汉陶俑传统,构成了这一时期墓葬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中古陶俑流行的这几个世纪,也是印度西域佛教彩塑在汉地得以滥觞、传布并渐次被接受的时期。由于彩塑和陶俑这两个雕塑艺术传统均以泥土为原料,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当中,来自两个传统的工匠在题材、技法及
蒙元时期墓室的“装饰化”趋势与中国古代壁画的衰落
作者: 王玉冬   来源: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引诱   防盗门   修理   手艺   祥林嫂   高额利润   农民进城   搜索   骗局   店铺  
描述: 墓葬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从上古早期开始至宋金末年,墓葬艺术持续发展、绵延不绝。其中的墓室壁画、墓室雕塑等材料,更是构成了一部“无名的”、独立于地上绘画雕塑艺术、围绕死亡而展开的艺术史。在南方地区,墓室壁画雕刻在南宋时期开始出现衰落迹象。与之相反,同时期金代所控制的北方地区,装饰墓葬的风气仍然方兴未艾。蒙元时期彩画砖雕墓虽然时有发现(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但其数量已经无法与之前的唐宋辽金墓相提
浅谈叠石
作者: 白清海   冬毛   来源: 古建园林技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圆柱   方柱   艺术造型   飞鸟时代   咫尺山林   造园艺术   叠石   园林意境   古建筑  
描述: 咫尺山林,有石则灵。中国苏州园林谌称造园中之一绝,其园中每景都似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画卷,可以说是虽由人作,却宛自天开。中国造园艺术中除借用外景和园中的溪泉流水、芳草、碧桃、新荷、绿柳,以及亭、廊、轩、榭、舫、厦、垂花和小桥外,更为可观的是把各种玲珑剔透的奇石掇叠起来,起到画龙点睛、渲染园林意境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休息、联接、变化及巧妙地模拟嶂景艺术造型等作用,使游者为之神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太湖石记》中提到石有聚族、太湖为甲;宋代杜绾在
传统彩塑制作工艺与修复
作者: 王永先   冯冬青   来源: 古建园林技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塑   挑尖梁   古建筑保护   五台山地区   颜色   修复   塑像   制作模型   古代雕塑   制作工艺  
描述: 1980年,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组织了雕塑老匠师,对五台山地区塔院寺、显通寺,罗睺寺等寺庙中较残破的清代彩塑进行了修复,这项工作前后经历两年多时间基本完工。这些泥塑匠师有的已七八十岁,大都具有几十年制作古代雕塑的经验和技术。从彩塑复原后的形象来看,大都造型完整,颜色沉着,残破部分得到修补,天衣无缝,没有失掉原貌精神,修
< 1 2 3 ... 58 59 60 ... 74 75 7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