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关东海】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盛夏:火热的玻璃展季
-
作者:
关东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旅游胜地
艺术家
工作室
捷克
玻璃厂
英国工业革命
艺术玻璃
作品
交流活动
-
描述:
这个夏季我们两次应邀出访欧洲,分别参加了在捷克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Karlovy Vary)举办的第八届玻璃艺术节和英国比尔斯顿手工艺画廊(Bilston Craft Gallery)与伍尔弗汉普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联合主办的
-
谈玻璃雕塑创作
-
作者:
关东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玻璃
艺术家
工作室
制作方法
艺术创作
创作理念
雕塑家
艺术形式
成型方法
-
描述:
上世纪中后期,玻璃成为雕塑家创作中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材料和艺术形式。不同的玻璃材质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艺术家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深刻的领悟才能逐步掌握各种玻璃成型方法和奥妙。在熟悉玻璃材质和掌握制作技法之外,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则更为重要,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的意义也在于艺术家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己的理念。
-
十年剑成:由“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引发的思考
-
作者:
关东海
李静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创作构思
工艺美术协会
青空
五彩斑斓
玻璃艺术
时代精神
红色记忆
学院党委书记
“学院派”
-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高等院校开设玻璃艺术专业教育为代表的"学院派"玻璃艺术在中国拉开了序幕。所有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历史催生下的"必然",而这种"必然"亦是它能够健硕生长的原动力。国际工作室玻璃运动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这股风刮到中国也源于对它的需要。而且它一旦在中国生根,必然会壮大出五彩斑斓的、有东方意蕴的艺术家群体。14年过去,中国的"学院派"玻璃艺术从稚嫩的婴孩成长为翩翩少年,到了步入社会,接受公众批评,思考未来方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