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现代诗化语言观的生成
-
作者:
汪浩
任华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
诗化语言观
现代
-
描述: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现代诗化语言观"是西方现代哲学、美学以及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本体"观的出现、现代审美精神的形成、语言意识的自觉及对西方传统逻辑语言观的批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现代诗化语言观形成。尽管德国浪漫派美学以及尼采、克罗齐、海德格尔等在具体观点上各异,在语言的本性是"诗化的"而非"逻辑化的"这一点上却具有相似性。"现代诗化语言观"不仅对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研究,而且对中国当代美学、诗学研究甚至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
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述评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美学
艺术
工艺美术
-
描述:
陶瓷美学在中国当代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从新中国创建尤其是文革之后,该学问大体经历了从最初主要将陶瓷创造和审美视为"工艺美术"现象,到将其视作"艺术创造",再到试图从"学问及学科"的角度对其展开"体系性"的理论建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在总体上呈现出视野不断拓宽、理论愈益深化的趋势,但也存在诸如缺少学问及学科意识,重经验描述、轻理论探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等制约陶瓷美学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瓶颈性问题。对中国当代陶瓷美学研究做述评性探讨,有望为进一步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历史和学理性依据,推动这门学问的进一步发展。
-
景德镇的“搅局客”——当代艺术与景德镇当代陶艺
-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材料
孟庆祝
反讽意味
传统陶艺
陶艺家
当代陶艺
陶艺界
陶瓷专业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艺术家徐一晖来到景德镇,创作了一批具有"艳俗风格"的陶瓷作品《红宝书》(1994年)、《快餐》(1998年)《美元》(2000年)等。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传达了艺术家对自己、对当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夹杂着调侃、无奈、暧昧等诸多复杂情绪的体验和思考。作为中国当代"艳俗艺术"的代表,一般认为是徐一晖开启了景德镇陶瓷介入当代艺术的大门。人类文明史上有这种现象,某个领域的革新或进步,常常由一个外
-
近十年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述评
-
作者:
任华东
黄文卿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化保护
保护系统
现代陶艺
古窑
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
传统手工艺
瓷业
景德镇陶瓷
手工技艺
-
描述: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命名并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项基本内容,"传统手工艺"名列其中。由于陶瓷手工技艺的创造和传承(主要是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且曾在世界独领风骚两千年之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国观照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和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一。2006年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陶瓷手工技艺"位列89项传统手工艺制作之
-
徐燕孙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影响探究
-
作者:
王雯萱
任华东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燕孙
影响
人物画
发展
-
描述:
中国传统人物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之中,无论从题材到技法等都在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之中日趋多元化。本文就对徐燕孙生平、艺术创作及其对中国人物画健康发展的影响做些考订与评析。
-
新疆印象 青年艺术家画新疆
-
作者:
任华 张子康 彭锋主编
来源: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
描述:
本书以新疆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画册。画册以21位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以油画的形式展示了新疆的人物、风景等文化特色,能使更多的人群通过画册直观地感受、感知新疆地区的生活状况、文化气息。
-
“浮生叙事”:世相纷繁之间的浅唱
-
作者:
任华东
房伟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楚文化
女作家
维特根斯坦
小说叙事
乡土
民风民俗
审美自觉
日常生活
新米
中国知识分子
-
描述:
艾玛是近几年文坛崛起的一位山东女作家。她虽然“人在山东”,但小说却写得“别有风味”,既有山东作家温婉细腻、重情重理的特点,又能看出湖南湘楚文化的民风民俗。然而,艾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民间书写者,无论是对记忆中的乡土想象,还是现代都市中知识分子的批判,艾玛的笔触在历史、现实、乡土、都市、民间等概念之间,潇洒地穿行着,却又不被这些概念所制约,展现出了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建构审美自觉”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