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民族国家建构类型评析
-
作者:
饶志华
于春洋
来源:
理论与改革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吉登斯
吉尔·德拉诺瓦
迈克尔·曼
建构类型
民族国家建构
-
描述:
综观西方学界对民族国家建构的讨论可以发现,很多学者认为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而对民族国家建构进行类型学划分。安东尼·吉登斯基于国家形态的历时性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工业主义与人民主权为民族国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进而依据“原初的国家形成的不同方式”把民族国家划分为四种类型,依据“工业与军事力量的强弱”把民族国家区分为六种类型;迈克尔·曼尝试用权力关系来阐析世界文明史,在民族和阶级产生的过程及其关系的视野中考察民族-国家的历史,把欧洲民族国家的创建划分为四个阶段;吉尔·德拉诺瓦依照历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而把民族国家建构划分为五个类型。三位学者的讨论为理解民族国家的全球扩展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也为梳理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民族国家建构所体现出的共性和规律提供了宝贵文献准备。
-
论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
-
作者:
饶志华
于春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建设
民族建设
现代国家构建
民族国家
-
描述:
现代国家构建包含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这两个面向不同而又联系紧密的命题。民族建设是由民族国家引领的、在国家领土疆域范围和政治架构之内进行的,旨在把全部国内族群整合为拥有共同政治文化特质的国族的努力过程,其目标是要实现统一的国族认同;国家建设则是由国家统治阶级依托国家政权力量来主导的,以建立现代国家体制为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相互促发、彼此联系的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现代化过程。两者在客体、评价标准、目标、内容、主要行为承担者、历时性和起始时段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加以分析,关注两者间的共性要比强调两者间的差异更具实质意义。分析表明,不能把民族国家的建立视为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完结;不能把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视为彼此重叠的历史过程,简单把民族建设等同于国家建设,而认为只有通过民族同化政策才能确保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取得成效的认识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
-
冰蓝之恋
-
作者:
于春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咖啡
新配方
景德镇
女子
凌风
母亲
背影
礼品
旋转
糖纸
-
描述:
凌风盯着林蓝,想从她的表情中挤出一丝哀伤。后者神色平静,好像刚刚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为咖啡增添了一种配料,此刻,她正沉浸于品尝这新配方咖啡的口味。凌风终于颓败地低下头,半晌,复又抬起, 怨恨地瞪了林蓝一眼。起身,转身,离去。桌上的咖啡杯随着凌风飘动的西装角,旋转,滑行,下坠,终于触地发出一声破碎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