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三上浩】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我的雕塑
-
作者:
三上浩
刘莉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文化
形态表现
“天”
中国大陆
再生的过程
日本
原材料
雕塑
参展作品
石头
-
描述:
在东方,我们相信,从古至今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消亡,又变形而再生的过程。宇宙因创造、保持、破坏三个状态而存在,没有终结地反复变幻。对于存在于空间的时问来说,则是呈无限的螺旋前进的。 我相信,艺术也是呈有二至三种状态的。在创作的同时有破坏,没有破坏就没有创造。保持是小创造和小破坏的反复。艺术是为了创造的破坏,不是为了破坏的破坏。 我的这种认识是通过石头而发现,又通过石头而感受和言传的。我在日本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时(1979年在东京),我的老师堀内正
-
作品《石光》
-
作者:
三上浩
刘莉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重机
人类文明
空间雕刻
人类进步
喧闹声
花岗石
Spark
作品
石头
空压机
-
描述:
早在人类文明之初,人类就用了石头。从敲击石头产生的火花,便采集到到了火苗,照亮了人类进步的道路。石头在我们生活中是最基本的、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 1971年,我在巴洼雷安花岗石石场打石头,偶然产生了用凿刻石头时发出的声音和火花来进行创作的灵感。一天下午,石场的工人下班了,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在那里。空压机、推土机、起重机的喧闹声消失了,我被完全地包围在绝对寂静的空间里。我发现我每次轮锤凿刻石头的运动都是在向旷野投射出美妙有力的声音,那声音撞击着周围的岩石而成回声,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我舍不得停下来。慢慢的,天黑了下来,我的眼前闪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