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再造“民俗街”遭质疑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魏刚 

【刊名】北京科技报

【关键词】 园林建筑 建筑设计 建筑空间 建筑学 建筑造型

【摘要】“历史上,老北京形成的一些市场,比如花市、鸟市、米市、骡马市等都是随着商业交换的聚集自发形成的,很少由政府设计安排建设。在民俗文化保护继承上,政府相关部门更应该重规范、轻主导,重整体区域、轻一点一线。” 北京带“桥”的地名很多,其中“天桥”更是一个一提起就让人浮想联翩的地名。“天桥的把势,光说不练”、“天桥八大怪”等等,几乎让“天桥”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名词。“撂地摊”、“耍把势”这些老北京市井文化渐渐褪色的今天,一条老北京民俗文化街又要在天桥地区诞生了。 在车流如织的天桥南大街西侧,有一条向西北弯曲名叫天桥市场斜街的街道,宽阔、安静。道路两旁是五六层的居民楼,楼下底商共有50多家,大部分是京剧用品店和一些日杂店。一家京剧服装店的伙计告诉记者,听说这条街要改造,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在这里继续经营下去。 很难想象,这条300多米长,只在道路尽头有两座民俗雕塑和一个“山川坛”遗址标志的步行街,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耍中幡”、“拉洋片”的老北京民俗文化街。 根据天桥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希福的介绍,未来5年,天桥市场斜街将被建成老北京民俗文化街。届时将把这条街的50多家店铺统一设计风格,包括广告牌匾、沿街的座位、灯饰以及雕塑等都要与整条街的风格一致。

【年份】2010

【期号】第49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