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背”是“船顶”吗

日期:2002.01.01 点击数:18

【类型】期刊

【作者】杜桂君 

【刊名】语文世界(初中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一词多义 《核舟记》 景德镇瓷 艺术作品 文言词语 语言环境 隋树森 新教材 说明顺序

【摘要】新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核舟记》一文中,“其船背稍夷”一句,课后注释是这样的:“背,脊背。这里指船顶。”教师参考用书中摘引隋树森先生的文章,也认为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是“顶部”,并引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作为例证。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在此提出并与各位专家及广大师生探讨。首先,在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因此,笔者认为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将白居易诗中的“船背”理解为“船顶”,也正是根据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决定的。因为雨是不可能滴在“船底”的。而《核舟记》一文中,作者先介绍了船舱、船头、船尾,依据说明的顺序来推断,“船背”指船底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按“船顶”理解的话,一则说明顺序显得比较紊乱,二则船的最高部位理应在船篷,前面已经交代过“箬篷覆之”,那么题字到底是刻在什么地方了呢?其次,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大凡艺术作品上的题名、题字,一般都放在不太显眼的位置。比如名人字画一般在字的末端或画的左下角题上名字,景德镇瓷器也是在底部题上“景德镇制”等字样。那么像这样一件精美绝伦的雕刻工艺品,竟然在最显眼的“顶部”刻

【年份】2002

【期号】第6期

【页码】27-28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西山三中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