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援手 国粹在胸——刘新国陶瓷艺术之印象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子墨 

【刊名】陶瓷研究

【关键词】 世界语 刘新国 民族文化 陶瓷艺术 印象

【摘要】陶瓷是跨越时空的世界语,也是民族文化的艺术载体。读刘新国的陶瓷作品,你会为他的"妙手偶得"而赞叹,也会为他深邃的造型功力所折服。陈浏在《陶雅》中评沦:"绫绢之寿不如纸幅,纸幅之寿不如瓷品。"许是受其影响,刘新国毅然从首都南下瓷都,蜗居景德镇两个寒暑,凭籍自身扎实的国画功底和过人的悟性,竟在短时间内深谙诸多陶瓷装饰的技法。象青花的"分水",釉里红的"发色",影青的"刻划",粉彩的"洗染",无不因器施画,运作自如,其创作的精品佳作,确实令人抚额惊叹。刘新国研学的是工笔花鸟画,曾拜著名的画家龚文帧为师,故对写生尤为重视。他擅画牡丹,几乎常常下山东荷泽、赴河南洛阳去对花写照,画稿何止盈箧。牡丹之形,无分巨细,久已熟悉从中,胸中早有"成花"在。但他还是届时象朝圣一样地去观摹、揣摩,这是为什么呢?可见他对花不是"写生",也不是"写

【年份】2006

【期号】第4期

【页码】6-7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