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乍隆”一词的由来

日期:1986.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耿宝昌 

【刊名】景德镇陶瓷

【关键词】 泰国 乾隆时期 东南亚地区 景德镇 白瓷器 大城王朝 纹饰 民族色彩 外销瓷 中国瓷器

【摘要】我国历代陶瓷对东南亚地区销售范围很广.清朝时期,泰国皇家进口中国瓷器以供王室之用,这些瓷器既是中国的外销瓷,又是中泰合璧的文化结晶.其作品是以五彩绘画纹饰的,泰国名词把它称为"宾乍隆",(其意就是由红、白、黑、青或蓝五色构成的).自清初期至光绪(18——19世纪),泰国在中国订烧素白瓷器,运到泰国.经泰国的艺术家和工艺师绘成泰国民族色彩的图案纹饰,然后送回中国,在景德镇再次烧制而成,器彩完成之后再次运去,这是泰国学者的论点.泰国沙威索巴披丰銮先生于1981年赠予故宫博物院"宾乍隆"彩绘碗一件.其时代是泰国大城王朝末公期(元1732——1767年),相当于清乾隆时期的作品,这件五彩碗的纹饰,外壁画的是女神和十个人面狮身像,里面用的青釉彩色是专供王室御用.这类彩绘瓷以黑、红、白、绿、蓝、紫、青等色绘画纹饰,色泽浓艳,看来釉彩

【年份】1986

【期号】第2期

【页码】49-50

【作者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