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青花瓷的伊斯兰文化成因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谈谭 

【刊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御窑厂 “回回瓷器” 《中国纪行》 《格古要论》

【资助项】上海政法学院院级重点学科“国际政治”(沪政院办字[2007]92号) 2008年院级课题资助项目

【摘要】青花瓷的出现是中国瓷器生产传统的重大转变,白地蓝花和釉下彩装饰技术与中国瓷器传统的单色调及刻画装饰差别很大。虽然元青花瓷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但明代才将青花瓷确定为宫廷用瓷,并指定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明青花瓷的造型、种类和纹饰一开始就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带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装饰的回回瓷器,从洪武到正德时期不断出现,其中很可能存在精神或宗教层面的推动因素。而国外文献中记录的相关史料也为探讨明代帝王与伊斯兰教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它有助于解释明代青花瓷中的伊斯兰文化。

【年份】2008

【期号】第5期

【页码】53-59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