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姆纵火烧屋:雇主的好心太难懂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刊名】前卫

【关键词】 智慧 华夏民族 艺术 瞬间 中国 文明 瓷器 世界

【摘要】张明和林琳是一对30岁出头的海归夫妇。2008年中旬,两人从英国回到上海.在浦东开办一家办公用品公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夫妻俩工作都很忙.每天回到家,面对那些琐碎的家务事.两人就头疼不已。 “老公,不如我们请一个保姆吧?”林琳建议道。张明说:“请保姆当然好,不过要慎重。报纸上经常登有的保姆偷懒耍滑,有的还将雇主家里财物偷光,然后溜之大吉。” 夫妇俩千挑万选,找到上海一家知名家政服务公司,开出2500元的高额月薪,请家政公司推荐一位吃苦耐劳、为人正派的保姆。 2008年10月初.家政公司客户代表带着一名中年女子来到他们家里。该女个子不高,眼睛明亮有神。“她叫李英.老家在甘肃农村,1965年生人,是我们公司干活最好、口碑最棒的,用过她的人家没有不夸她的!”客户代表还没介绍完.李英就东看看西瞅瞅,皱着眉头说:“您家客厅里的脏衣服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您家用不用我,趁你们聊的工夫.我先帮你们洗了,要不然东一件西一件的,我看着实在堵得慌!” 说完,李英麻利地将脏衣服收到一起,走进卫生间,熟练地启动洗衣机,然后大着嗓门冲张明夫妻说:“我们农村人不懂得什么大道理,您要是请我来,我就给您家好好干活,让你们有精力挣大钱!” 如此憨直的话语,逗得客户代表都乐了。林琳和丈夫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笑着点点头。 张明和林琳住的房子将近150平方米。李英来后,他们专门腾出一个房间给她住,给她添置床和家具,还买了一台21英寸的液晶电视,供她干活累了的时候休息娱乐。 转眼一个月过去,三人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张明和林琳已经改口叫“李嫂”。他们每天回到家,李英不是在厨房准备晚饭,就是在卫生间洗衣服,劝她休息一会都劝不住。房间地面总是干净得像面镜子:家具电器上,从来都没有一丝灰尘:各种生活用品都物归原处,家里显得井井有条。夫妻俩越来越觉得.遇到李嫂这么一个好保姆,实在是福气。 2008年11月中旬,林琳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得知保险公司新推出家政服务保险业务,她兴冲冲地把报纸拿给丈夫看。在英国,这种保险是常规险种,每位保姆或钟点工受雇前,都会主动向雇主要求买这份保险作为保障。雇主也乐意掏上一笔小钱,买个平安。她没想到,留洋几年回来,国内保险业也已“与时俱进”。 “老公,你明天抽时间,去给李嫂买一份家政服务保险。李嫂人这么好,咱们得对她更好。明天是她生日,我们为她买份保险.就算是送她的生日礼物。” 第二天晚上,林琳和丈夫端出事先定做的生日蛋糕,为李英祝福生日。李英活了四十多年,从没人给她过生日,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林琳掏出保险单,笑盈盈地递到李英手里. “李嫂,这是一份家政服务保险。我们特意为你上的.如果你在家政服务过程中有什么闪失或意外,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最高可赔付10万元呢!” 谁知,李英不但没有表示感谢,反而张大嘴巴愣在那里,“闪失,意外……”反复念叨了半天,她忽然有些发急,揪住林琳的衣角.急切地说:“一定是我这段时间做错了什么事,让你们不满意了?你们直说没关系,我会改的……” 李英的反应出乎林琳的意料,明明是好意,她怎么居然理解得这么“歪”呢?“李嫂,我们真的是出于好意。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她解释道。 “请你们相信我,我做了很多年保姆,不会有任何闪失的!”李英一个劲摆着双手,言语里带着哭腔。林琳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解释。 张明赶紧上前解围:“如果你不能理解,那我把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给你,你可以直接向他们咨询,他们会告诉你投保的好处的。” 李英抄下电话号码,当即拨了过去。“您好,这里是某某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家政服务员的意外事故屡有发生.为防止事故后出现无人负责、没钱解决的情况,保险公司特别推出家政服务险。它分为雇主责任险和家政服务人员责任保险,包括家庭服务人员工作期间.因工死亡、致残、医疗、住院、误工5大项,和家政人员服务过程中因过失导致的家庭财产损失、死亡、残疾及医疗费用支出4大项。它可以化解雇主、家政公司风险,让家政服务人员受益……” 听了客服人员的话,李英将信将疑,收下了保单。 保单风波过去后.李英虽然不再提此事,但心里仍有疙瘩.觉得张明和林琳是在质疑自己的能力.否则,之前那么多雇主,为什么没有一个为自己上保险?公司那么多同事.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谁上过保险? 李英暗下决心,一定要表现得比以前更好,让雇主更信任自己,争取到了明年,他们主动把保险取消。 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越是想做好,就越是出错:林琳让她买芹菜.她买回蒜苗:张明交代说晚上吃米饭,她却到副食店买回几斤面粉:张明的脏袜子被当成干净的不算.还塞进林琳的内衣柜。更严重的一次,她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三天后才被林琳发现…… 一次次失误,一次次红着脸、尴尬万分地站在雇主面前,李英渐渐有些不自信了。从客服人员那里听来的“因工死亡、致残”、“过失导致家庭财产损失”这些词,像魔咒一样,时刻萦绕在她心里,让她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 一天晚上,李英在厨房煲汤。望着煤气灶上跳跃的蓝色火苗,她不禁又出了神。如果煤气泄漏发生爆炸,自己是不是会炸得粉身碎骨?男女主人这么有钱,家里肯定要蒙受不小的损失,而保险费至多10万元,如果不够赔怎么办,是不是要自己赔啊?公婆有病卧床,丈夫在外打工每月工资才一千多元.儿子马上要考大学。一旦出了这种事,天可就全塌了啊! 想着想着,李英忘了火上的汤锅。热汤突然扑地一声溢了出来.火顿时被浇灭,灶上冒出一股浓烟。“天塌了!”李英吓得大声尖叫起来。林琳和丈夫闻声冲过来.厨房已经满是煤气味。张明赶紧关掉煤气阀门,又将窗户打开。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我走神了。”李英低着头,一个劲认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见李英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张明和林琳面面相觑,不好再责怪她。 第二天,李英帮林琳擦拭一个瓷瓶。瓷瓶打造得光滑细腻,上面的图案十分精美,还印着“景德镇”三个字。“这么漂亮,说不定是古董,肯定很贵重。”李英端详瓶子,不禁又联想到那份保险,“他们是不是就是因为珍惜这个瓶子,才为我上的保险?现在自己笨手笨脚的,还真说不准哪天一个闪失,就打碎了它.那保险金是不是够赔上一个新的呢?富人家的东西样样都高级,样样都值钱,自己每天都要收拾这收拾那.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啊!”她正想着,握着瓷瓶的手突然一软.瓷瓶“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林琳,我该死,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瓶子就掉到地上了……”李英手里拿着瓷瓶的碎片,像孩子般大哭起来。林琳叹了口气.脸色很不好看.、 晚上,躺在高档弹簧床上.枕着柔软的枕头,李英觉得后背是那么刺得慌。她连着扇了自己好几个耳光,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以前根本不是这样的,都怪那份该死的保险单! 临睡前,林琳小声向丈夫抱怨:“李嫂越来越不像话。干活极不认真,天天出错,搞得我每天得像个监工样盯着她,生怕她又捅娄子!“ 张明也叹了口气:“我觉得当初就不该给她上那份保险。有了保险,她肯定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反正出了事有保险公司赔.所以才这样粗心大意。太没有责任心了。” 2009年元旦刚过.张明夫妇在徐汇区龙吴路某小区买的房子装修完毕,他们决定搬过去。 林琳对李英说:“李嫂,你这些天把家里的东西好好收拾一下。过些天我们要搬家。新房子在11层.光线特别好。” 11层!李英刚在报纸上看过新闻:一个家住12层的妇女擦卧室窗户玻璃时,不慎从窗口摔下,脑浆迸裂,当场身亡。今后自己在那么高的楼层擦玻璃,会不会也……想到这里,她打了个哆嗦。 几天后,张明夫妇和李英一起搬进新家。从迁入新居的第一天开始.李英心里一直惶惶的,她有种强烈的预感,觉得自己肯定会像那个家庭主妇一样,擦玻璃的时候掉下去摔死。每天买菜回来走到楼前,她都会抬头往上看,似乎看到一个女人的身体,正从11层高处坠落下来。她不禁低头看着脚下,觉得地面好像刚刚打扫过,尸体似乎刚被抬走。 在家里,李英总是浑浑噩

【年份】2010

【期号】第3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