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心理批评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周圣煌 

【刊名】景德镇高专学报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自我 本我 心理批评 超我

【摘要】《三国演义》演的主要是"义"。其内涵虽十分丰富,但可用心理批评的理论把它分成无意识层次、前意识层次、意识层次。张飞、关羽、刘备三人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义",敷衍着不同层次的艺术特色,映射着"桃园结义"的主旨。

【年份】2011

【期号】第1期

【页码】54-56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