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康熙青花瓷的发展史

日期:2013.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毛雯靓 

【刊名】景德镇陶瓷

【关键词】 官窑 青花瓷器 官搭民烧 清代 历史地位 陶瓷发展史 时代特征 康熙朝 商品经济 民窑

【摘要】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文献与传世品均表明,清代的青花瓷以康熙朝的产品最能反映当时的工艺水平。   清代康熙朝开始实行了“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制品放入民窑最好的窑位中搭烧,促进了民窑烧造技艺的发展。民窑青花数量庞大,在康熙朝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民营窑场数量激增,生产十分活跃,产品质量渐趋精进。在瓷器的表现形式上减少约束,使制瓷工匠们不断进行探索创造,瓷器功能结构更为合理,融实用与观赏性于一体;风格朴素动人,自然浑成,与官窑图案规格化相比整体感强,有很大区别。比官窑显得自由活泼,装饰艺术上独特清新,洒脱随意,大胆的夸张,概括的变形,纯真的想象,活泼的布局,雅俗共赏,超过了官窑。作品主要是满足国内外市场的生活需要,数量上要多于官窑,但质量上要略逊于官窑。

【年份】2013

【期号】第4期

【页码】19-20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