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复习中的突破例析
日期:2017.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刊名】招生考试之友
【摘要】[高考跟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高中地理必学、必考内容.在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2015年高考北京卷地理试题第11题的“城市牵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1~3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2016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第1~2题的“我国山水画”、2016年高考天津卷地理试题第14题的“妈祖文化”、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3题的“‘瓷都’景德镇”、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3题的“桂林江头洲村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1~3题的“剪纸”等均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考查.
【年份】2017
【期号】第23期
【页码】33-34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实验学校;河南省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社会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救济规则 作者:梁邦福,石玉英,蔡军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