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足迹的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

日期:2014.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张婷 蔡海生 张学玲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 江西省 农田生态系统 碳吸收 碳排放 碳足迹

【资助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61029);江西省软科学项目(20112bba10027);江西省科技计划社发项目(20111bbg70003-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gl1030);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1yj12、11yj13)

【摘要】利用2001~2010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和农作物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了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碳足迹,分析了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碳足迹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引起的碳排放量从2001年的11.910 1×106 t,增加至2010年的5.872 8×106 t,增加了1.03倍,农业机械化对碳排放总量贡献率最大。碳排放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8年赣州市碳排放量最多,景德镇市最少;(2)2001~2010年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先减少,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又减少,整个2001~2010年间增加3.209 9×106 t。各类农作物中,水稻碳吸收量最多。2009年碳吸收量最多的是宜春市,最少的是萍乡市;(3)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从2001年的0.7518×106 C·hm-2·a-1,增加至2009年的1.473 4×106 C·hm-2·a-1,单位面积碳足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碳足迹最多的是赣州市,最少的是萍乡市。南昌市、景德镇市、吉安市和宜春市表现为生态盈余,其余表现为生态赤字。江西省应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控制农业机械化,特别是赣州市,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年份】2014

【期号】第6期

【页码】767-773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市鄱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