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审美哲学中“少即是多”的简约主义

日期:2017.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史恩杰 

【刊名】艺术品鉴

【关键词】 少即是多 审美 简约

【摘要】在国画而言,顾恺之的春蚕吐丝描(又作“高古游丝描”)画法和张僧繇“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梁楷的“减笔”人物;当然还有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边角之景”,以及徐渭、朱耷的以少胜多、清寂浑朴的画面风貌。于瓷器之中,宋代单色器的独步天下、清新典雅,其中汝窑、龙泉窑更是朴拙之间已得天趣,明代“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的德化白瓷。在家具而言,明代家具更是以其“古、雅、丽、精”的四大特色,在十八世纪英国家具大师Thomas…Chippendale《家具指南》的一书中,明式家具被列为世界三大式家具,且被列为首位。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审美中以“以简中见气韵,在简中得变化”的代表。而这与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Less…is…more)的设计理念,似乎是不谋而合。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入手,浅谈其中的“少即是多”的审美及哲学理念。

【年份】2017

【期号】第2期

【页码】414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