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三朝青花山水瓷比较研究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董亮 董伟 

【刊名】鉴宝

【关键词】 新文人青花瓷画 审美精神 表现形式

【摘要】萌芽形成期——元代至明万历时期 首先分析元青花山水题材状况,景德镇元青花的主题图案主要为花鸟和人物,没有独立的山水题材,山水题材的缺失的确是耐人寻味的。笔者认为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综合原因,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现将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元青花生产的初哀主要是为外销或内销伊斯兰地区,伊斯兰民族是无法理解具有浓郁儒家和道家色彩的汉族文化的,因而山水也就不可能在中东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取得市场,而花鸟及其它具备共性美特征的优美图案题材才能得到普遍认可。 第二,内销元青花的山水题材不为蒙古统治者喜爱。早期的蒙元统治者对所有的瓷器都不感兴趣,逐渐地因众所周知的“元俗尚白”的原因,才有了枢府瓷的兴盛。青花瓷只能得到极少部分蒙古统治者的喜爱,而绘有山水的青花瓷与从辽阔草原中走出来的粗犷民族的审美情趣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更倾向于自然界的动植物题材,山水会使草原民族感到闭塞不开阔,从而导致厌烦情绪,而且他们也大都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 第三,汉文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彩绘瓷的偏见和厌恶。元代虽为蒙古人统治,但在统治阶层里亦不乏有深厚汉文化素养的汉文人及高度汉化的少数民族。

【年份】2010

【期号】第9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