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场所精神—《学子记忆》创作浅谈
日期:2015.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魏鑫
【刊名】装饰
【资助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5CG1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空间中艺术品的发展,针对公共艺术和轨道交通空间场所关系的探索已经十分必要,这是轨道交通空间艺术品中界定浮雕、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与公共艺术之间区别的关键所在。在北京地铁十五号线二期清华东路站公共艺术品《学子记忆》的创作中,将公共生活空间和公共艺术创作理念结合在一起,旨在凝聚区域人文共识,从历史、文化、社区、人群等角度探索当地的文脉特色,获得该公共艺术创作的在地素材,研究场所精神同地域文脉的同音共律,从而促进了公众对该地域的认同,最终使得作品深入公众记忆的情感核心。
【年份】2015
【期号】第11期
【页码】41-43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