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熄灯一小时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初颖宇 朱悦俊 

【刊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关键词】 活动 音乐节 能源 地球环境 熄灯 蜡烛 气候变化 小时 中国城市 照明灯

【摘要】在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同时很多人也发出一种疑问:活动对改变地球环境究竟有多大意义?这60分钟的黑暗能节约多少能源? 3月26日晚上,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笔者和周围的市民朋友们双手捧着蜡烛,一起倒数:5,4,3,2,1。 20点30分,艺术区外景照明灯光关闭,在此举办的九门国际音乐节带来了一场不插电的演出。 同一时刻,北京最高大厦国贸三期、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玲珑塔等标志性建筑都熄灭照明灯光“小睡”一小时,响应“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WWF表示,今年是“地球一小时”登陆中国的第三年。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中国城市达到86个,是最多的一次。 最早发起于2007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已经吸引了13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座城市自愿参与。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很多人也发出一种疑问:熄灯一小时很多人还会点蜡烛,“地球一小时”活动对改变地球环境究竟有多大意义?这60分钟的黑暗能节约多少能源? 市民态度 传递了一种低碳理念vs熄灯节电不明显 在九门国际音乐节演出的现场及场外的一些市民朋友,对于这个活动纷纷表示积极的态度,选择我会鼓励身边的人积极参与或者我会参与这个活动的人占大多数。

【年份】2011

【期号】第4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