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流光
【类型】期刊
【作者】小远
【刊名】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
【关键词】 书房 厕所 家居 名人 西班牙 极简主义 雕塑 板
【摘要】小远 水墨山水的清新淡雅,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光影的曼妙.色彩的韵律,绘画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视觉的美感,还有精神的冲击和生活的启迪,纸墨的灵魂氤氲笔下。蒙娜丽莎之美 傅 雷 这神秘正隐藏在微笑之中,尤其在“瑶公特”(即《蒙娜丽莎》)的微笑之中!单纯地望两旁抿去的口唇便是指出这微笑还只是将笑未笑的开端。而且是否微笑,还成疑问。口唇的皱痕,是不是她本来面目上就有的?也许她的口唇原来即有这微微地望两旁抿去的线条?这些问题是很难解答的。可是这微笑所引起的疑问还多着呢:假定她真在微笑,那么,微笑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的温婉的微笑,或是多愁善感的人的感伤的微笑?这微笑,是一种蕴藏着的快乐的标识呢,还是处女的童真的表现?这是不容易且也不必解答的。这是一个莫测高深的神秘。 然而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欢乐。….. “瑶公特”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口唇抿着的皱痕一直波及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皮差不多是直线的,因此眼睛觉得扁长了些,这眼睛的倾向,自然也和口唇一样,是微笑的标识。 如果我们再回头研究她的口及下巴,更可发见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延长并牵动脸庞的下部。鹅蛋形的轮廓,因了口唇的微动,在下巴部分稍稍变成不规则的线条。脸部轮廓之稍有棱角者以此。 在这些研究上,可见作者在肖像的颜面上用的是十分轻灵的技巧,各部特征,表现极微晦;好似蒙娜丽莎的皮肤只是受了轻幽的微风吹拂,所以只是露着极细致的感觉。 (节选自《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联书店,1998) 点 拨。蒙娜丽莎谜一样的微笑令所有的人痴醉,她的微笑到达一种神秘的、令人捉摸不定的境界。这种微笑的力量超越了国度,登上艺术的巅峰。 忆白石老人 艾 青 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巧精练,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准确地捕捉形象。他有一双显微镜的眼睛,早年画的昆虫,纤毫毕露。我看见他画的飞蛾,伏在地上,满身白粉,头上有两瓣触须;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蜻蜓的翅膀像薄纱一样;他画的蚱蜢,大红大绿,很像后期印象派的油画。 他画鸡冠花,也画牡丹,但他和人家的画法不一样,大红花,笔触很粗,叶子用黑墨只几点;他画丝瓜、倭瓜;特别爱画葫芦;他爱画残荷,看看很乱,但很有气势。 有一张他画的向日葵。题: “齐白石居京师第八年画”,印章“木居士”。题诗: “茅檐矮矮长葵齐,雨打风摇损叶稀。干旱犹思晴畅好,倾心应向日东西。白石山翁灯昏又题”。印章“白石翁”。 有一张柿子,粗枝大叶,果实赭红,写“杏子坞老民居京华第十一年矣丁卯”。印章“木人”。 他也画山水,没有见他画重峦叠嶂。多是平日容易见到的。他一张山水画上题: “予用自家笔墨写山水,然人皆余为糊涂,吾亦以为然。白石山翁并题”。印章“白石山翁”。 后在画的空白处写“此幅无年月,是予二十年前所作者,今再题。八十八白石”,印章“齐大”。 事实是他不愿画人家画过的。 (选自《光明日报》1984 .1. 21) 点 拔、齐白石老人绘画一生,名声显赫,巨大的声望背后是每日不辍的画笔。他传承经典又善于出新,一生用画来感动人心,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凡高的向日羹 余光中 从认识凡高起,我就一直喜欢他画的向日葵,觉得那些挤在一只瓶里的花朵,辐射的金发,丰满的橘面,挺拔的绿茎,衬在一片淡柠檬黄的背景上,强烈地象征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而那深深浅浅交交错错织成的黄色暖调,对疲劳而受伤的视神经,真是无比美妙的按摩。每次面对此画,久久不甘移目,我都要贪馋地饱饫一番。 另一方面,向日葵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操,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志气,令人联想起中国神话的夸父追日,希腊神话的伊卡瑞斯奔日。所以在我的近作《向日葵》一诗里我说: 你是挣不脱的夸父 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轮回 从曙到暮 扭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 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节选自《左手的掌纹》,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点 拨 作者认为“向日葵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操,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志气”,使人联想夸父追日和伊卡瑞斯奔日,如此深入而又细腻的感触与体验,非真正理解凡高,是无法捕捉到的。 题玄武禅师屋壁 [唐]杜 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诗人在观赏了玄武禅师寺中的壁画后,借壁画的内容来抒发感想,开头赞美了顾恺之绘画的艺术水平之高,结尾借两个高僧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乱世归隐山林的出世理想。 题墨葡萄 [明]徐 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诵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扔野藤中。 徐渭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本诗虽为题画之作,却是诗人生命的真实刻画:半生落魄,独对晚风,画作虽如珠玉之宝,却闲抛野藤之中,表达了诗人激愤、苦痛和狂傲的真切情感。潍县署中画竹呈年怕包大中丞括 [宋]苏 轼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题画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诗句由风吹竹摇之声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趣味成语 兔起鹘落 释 义 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贫筜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破壁飞去 释 义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去。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出 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笔底春风 释 义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出 处
【年份】2010
【期号】第5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