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顾正红烈士碑与恢弘百乐门舞厅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宪之 

【刊名】中华魂

【关键词】 纪念碑 张爱玲热 文化标志 革命 包身工 舞厅 浮雕 开发商 大上海 复归

【摘要】近日,继历史教科书事件之后,上海又爆出一引人注目的新闻:《顾正红烈士纪念碑被开发商夷为废墟》。位于原棉纺二厂旧址内的顾正红烈士纪念碑已被开发商拆掉,烈士塑像被迁出,安放在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内,而塑像旁原有的带题字和浮雕的墙面已被拆除。对于浮雕和题字是不是革命遗址的一部分,普陀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10日表示,“浮雕和题字不应该算作是保护对象”。态度是这样的明确,这样的坚定不移。然而,这不禁使人想起该市对“百乐门舞厅”的态度。百乐门舞厅为上海最老牌的娱乐场所,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今江宁路,以焚烧圆明园和镇压太平军的洋枪队首领戈登命名,近日已开始有文为之吹捧,不知是否也快“复归”了),旧时代号称“东方第一乐府”,是半殖民地时代上海滩的名副其实的文化标志,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见证。大上海回到人民手中之后,生活方式天翻地覆,舞厅随之衰落。1953年,这所殖民时代的舞厅改建为影院———红都戏院,放映电影也兼演话剧、沪剧、越剧和滑稽戏。2002年1月31日,这一作为“黄金十年”十里洋场文化标志的百乐门舞厅原汁原味地得到恢复,其内部设施俱根据原来照片进行设计与装修,以便尽量让人们产生当时的感觉。以下是相关的一些报道标题:《...

【年份】2007

【期号】第1期

【页码】29-30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