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油画中的“似与不似”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张剑 

【刊名】中国油画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具象 似与不似 情感 艺术作品 抽象性语言 载体 艺术家 个性化语言 架上绘画

【摘要】早在18世纪照相机出现时,安格尔曾哀叹油画将死亡,后来甚至有人提出"架上绘画"也将死亡。然而,在中国近十来年的油画作品中,虽难遇"力作",却也能经常发现一些令人兴奋一阵的作品,中国油画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成熟,盲目崇拜的少了,油画语言上更丰富了,题材也更多样了,看来油画在中国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在机器人还没降服人类之前,肉长的身躯总是伴随着有情感的灵魂,因此,也免不了找种载体来寄托,油画似乎很难完全被别的所代替。

【年份】2007

【期号】第4期

【页码】43-46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