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祚与乐清黄杨木雕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王笃芳 

【刊名】中国艺魂

【关键词】 隧道窑 液压系统 车位传感器

【摘要】王凤祚是把朱子常黄杨木雕传到乐清的第二位传承人,对推动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朱子常黄杨木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我的父亲王凤祚是把朱子常黄杨木雕传到乐清的第二位传承人,对推动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朱子常黄杨木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1926年间,父亲经过了八年的从雕花板到浮雕、镂雕、雕佛、塑佛、脱胎、上粉线、彩绘等多种造型磨练和对技艺的娴熟掌握后,开始对朱子常的黄杨木雕发生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朱子常的雕刻技艺,便请他最初学雕花板的黄师傅一起,造访朱子常先生。看到朱子常先生的“捉迷藏”。他异常的兴奋,“捉迷藏”中的孩童是那么地传神、雅致、光洁、生动、可爱,他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但就是不知道技巧在哪里。怎么能得到此艺的真谛?父亲十分感叹地说,在旧社会想学别人的高招着实不容易。 1930年,父亲在温州“益庆元”商行从事黄杨木雕事业,“益庆元”老板用高价把朱子常的作品买来请他复制。这段时间,他继续在学习研究朱子常黄杨木雕。在复制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变化,或自己设计,创作新的作品。从那以后,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黄杨木雕创作。

【年份】2012

【期号】第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