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馒头窑的分布——略论古代的窑炉选型
日期:1979.01.01 点击数:21
【类型】期刊
【作者】刘可栋
【刊名】中国陶瓷
【关键词】 古代交通 馒头窑 北宋时期 窑场 烧成技术 灰釉 地理条件 釉色 江西 我国古代
【摘要】根据古代各窑的窑型和燃料的选择情况看来,当时窑场的地理条件,和所掌握的技术水平是决定窑型和燃料的主要因素。在古代交通不甚发达的情况下。这个主客观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当地只产柴草而不产煤,就不会懂得去用煤,更不会懂得煤的用法,而只能去用柴草,对窑炉结构上的改造,烧成技术的研究,及其他工艺技术上的革新,也就只能在烧柴草的基础上,去创造经验谋求进步。如因为经常接触各种柴草灰,观察到不同柴草灰的烧后性状,从而创造出应用某种草木灰作为熔剂,而制成特殊效果的灰釉。在产煤的地方,最初可能也是烧柴草,因为就是在北宋时期,产煤的地
【年份】1979
【期号】第4期
【页码】13-1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简讯 年份:1997
- 2、合成莫来石—玻璃工业用的现代耐火材料 作者:王德利 年份:1975
- 3、玻璃与其他 年份:1983
- 4、无纯碱玻璃试验生产情况 年份:1977
- 5、电熔斜锆石刚玉耐火材料(含ZrO_241%)的退火研究 作者:包卓吾 年份:1977
- 6、GSS镜面马赛克的生产技术 作者:叶锦石 年份: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