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书同源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中国书画

【关键词】 全局 境界 手段 经营 章法 艺术创作 书画同源 空白 观念新 新技法

【摘要】艺苑每称书画同源,其实书印亦属同源,甚至是早于画艺者。殷墟契刻,彼时多以刀为笔,这书内本就包含着刻的重要成份,书是以刻的手段成立的,足见书与刻相辅相成,俦不可分。至于印,无非是以“印”为载体的书加刻了。 印书同源者有三。其一,技法是同源的。拙以为,以点画论(今多称之为线条),技法虽可罗列许多,而贵在圆而健。失其圆,非单薄即偏执;失其健,非孱弱即臃肿。点画能“圆”,则有质感、有厚度;“健”则有骨力、有张力。令钤于或书于平面纸上的印和字,营造出若屈铁、若柔藤般的浮雕立体观感,考之古来名师大家的印与字则是无不如此的。若再往细里追溯,对点画古人有“长之一分则嫌长,短之一分则嫌短”之说,此话不免机械,而拙以为点之轻重,画之长短皆与一字乃至一印之全局攸关,是不必锱铢必较的。然而,作书、刻印,既呈点画,犹如立柱架屋,那质地是分分寸寸都务必要经得起圆与健检验的。 此外,无论是刻印与写字,结体贵在平而奇。艺术创作,平而无奇会坠入呆板乏神,反之奇而失平,欹侧过度,一味任性,必坠于油滑怪诞。其实,如人之体态,字也是千人千面、千人千姿的,乃至一人多面多姿的。把辞典上的铅字死搬到印或书里,三五成群地排列在一起,产生不了艺术。

【年份】2012

【期号】第4期

【作者单位】西冷印社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