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雕塑艺术的国度
【类型】期刊
【刊名】中国收藏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度 米开朗基罗 当代中国 文化艺术 雕塑艺术
【摘要】尽管这块被叫做中华民族的人连续统治了数千年的土地确有很多方面令我们汗颜,但如果要靠文化艺术的角斗来决定文明的高低,我们会选择雕塑一一中国必败无疑。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公元前400余年古希腊雕塑家伯利克莱托斯的个人艺术杰作,但在中国却只能看到万千工匠留下的宗教雕像或墓葬泥偶。在古代中国,文人艺术获得了在世界各个种族中从未有过的声誉,而职业雕塑家却不被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封建社会所容纳。这不应该是一个号称文明古国的表情。尽管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存世,但那是为特定功用而创造的,其本身不具有我们所说的作为艺术的雕塑应该具有的艺术家的思想光芒。 啊!雕塑的光芒使我们窒息,雕塑的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可令人遗憾的是,雕塑在中国,只不过是工匠们借以谋生的熟练技艺。 这个可悲的传统直到我们西方世界文明的到来才获得改变。但当中国的艺术家到我们那学习古典雕塑的时候,古典主义的巅峰在欧洲早已成为历史,写实成为了基础,而不再是能塑造时代艺术的手段。中国人在最基础的层面与我们相差甚远,即使努力追赶也会力不从心,没有雕塑艺术的传统,便无法理解雕塑艺术的巨大生命力。 中国的艺术家、收藏者,以及一切对艺术饶有兴趣的人,一提到雕塑便会转换为另外一种脸孔,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令他们感到陌生的东西。虽然也有很多雕塑工作者在不竭余力地设法挽回这种局面,但事实证明,即使在今天一一在西方油画已经被中国人彻底中国化了的时下,雕塑依旧只是西方世界的专利。 几乎每一个西方人都具备雕塑审美的基础,就像每一个西方人都可以从古希腊、古罗马以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法国的雕塑作品上看到人体结构的无瑕完美。在我们的博物馆里,在我们的街道两旁,随处都可以见到精美绝伦的雕塑艺术,每个茜方人都会为这种伟大的雕塑艺术传统而骄傲!可中国人却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和条件。我承认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精美异常,但那无法代表整个中国艺术史的雕塑美学。 相信我的话一定会激怒这个自爱、自信的民族,但事实无法掩盖,当代中国雕塑家仿佛在一个混沌而幼稚的雕塑模具中突围,可左突右冲的结果只能是让更多人看到一种无可奈何的落寞伤悲。就好像让一个意大利人来学习中国书法,即便他对于水墨的运用已经灵活自如,但他依然穷尽毕生之力也难以透彻理解这种文字艺术内蕴的哲理,黑白线条的摆动永远无法像斑斓的油彩那样亲切。 我不愿在一个好学的民族头上泼冷水,但作为一个以艺术作为毕生事业的人,我必须做出提醒:任何艺术都无法建立在完全的学习之上。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1475年至1564年,意大利雕塑家)
【年份】2010
【期号】第3期
【页码】4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