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食空之食器:鼎鬲远去
【类型】期刊
【刊名】中国烹饪
【关键词】 水果 火龙果 风味 鱼片 海鲜 香气 菜肴 清香 美味 味道 果味 果色
【摘要】我们见天吃饭,见天跟食器打交道。食器就是鼓捣吃喝时用到的家把什儿,例如锅碗瓢盆,例如勺子筷子。 好事者把食器分成五种:一种叫炊食器,指做饭时用到的;一种叫盛食器,指盛饭时用到的;一种叫进食器,指吃饭时用到的;一种叫藏食器,指贮藏食物时用到的;一种叫中介食器,用它可以把食物从一种食器转移到另一种食器。 这么讲比较抽象,不如打个比方。比方您今天要做猪肉炖粉条,您洗莱用的盆、切莱用的刀、剁肉用的墩子、翻炒用的莱锅、炖煮用的汤锅,以及加热时用的燃气灶或者煤炉子,都是炊食器。您做好了猪肉炖粉条,盛到碗里或者盘里,这碗、盘就是盛食器。您用勺子舀肉汤,用筷子夹粉条,这勺子和筷子就是进食器。您做的猪肉炖粉条太多,这顿没有吃完,完了搁冰箱里面冻着,这冰箱就是藏食器。还有您刚刚煮好猪肉炖粉条的时候,为了把猪肉炖粉条盛到碗里,用了一大马勺去盛,这大马勺就是中介食器。 这个比方请您记住,以后万一碰到那变态的家伙,问您什么是食器,都有哪五种,您可千万别说是锅碗瓢盆勺,您得给他讲这个比方,告诉他什么是炊食器,什么是盛食器,什么是进食器,什么是藏食器,什么是中介食器。噼里啪啦这么一讲,多有学问哪。 然而我们要是把同样的问题发给古人,尤其是秦汉以前的古人,他们就不能这么回答了,因为我们现在列举的食器他差不多都没听说过,他们那时候的食器我们也差不多都没听说过。 还以猪肉炖粉条为例。 假设现在有一位先秦的家庭煮妇,早上要做猪肉炖粉条,她洗莱当然还是用盆,切莱当然还是用刀,但是剁肉用的那块板可不叫“墩子”,也不叫“案子”,只能叫“俎”。古话常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俎就是剁肉用的红案。那切菜用的白案呢?在先秦就叫“案”。剁肉用俎,切莱用案,可见先秦人民很讲卫生,红白案是分开的。 这位先秦煮妇配好了菜,可以入锅了。等等,先秦没有锅,大伙煮饭只能用鼎或者鬲。鼎是底下带有三条腿的大盆,鬲是底下带有三条腿的大锅。煮饭的时候,平地生起一堆火,把鼎或鬲架在火上烤,直到把里面的水煮开、把里面的饭煮熟为止。鼎的三条腿儿有空心的,也有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鼎腿跟鼎腹(也就是上面那大盆)互相通连。换言之,不光鼎腹能煮饭,连鼎腿里都在咕嘟嘟地烹煮。具有这样空心腿的鼎有一样好处:受热更全面,更容易把饭煮熟;也有一样坏处:先秦大鼎多是青铜铸成,自重很大,青铜的熔点又低,火太猛了,容易把三条空心腿儿烤软,煮着煮着,大鼎嗵地一声翻倒在地,鼎里的肉啊汤啊全不能要了。鬲比鼎薄,也比鼎小,自重轻,三条腿儿一般都是空心,跟鬲腹连通,烹煮效率高。但是也有一样坏处:不容易刷锅。您想啊,用这样的鬲来做猪肉炖粉条,粉条都钻鬲腿儿里去了,刷锅时得用小镊子往外夹,麻烦得很。 假设那位先秦煮妇在鼎或者鬲里炖好了猪肉炖粉条,她怎么吃呢?直接下手去鼎里捞肯定不行,一是不文明,二是烫手,她得盛到碗里或者盘里晾着。先秦没碗,盘也少见,常见的盛食器主要是笾、豆、簋、盈这四种。笾是一底下带座儿的大盘子,豆也是,只不过笾是用竹子编的,豆是用金属铸的。它俩一般都有盖儿,那盖儿像是倒扣的盘子,所以单看外观,笾和豆都很像是把两只盘子对扣起来,下面又安个基座的样子。簋跟“规”同音,样子像现在的大海碗,只是这碗上面有盖儿,底下有座儿,又多用金属铸成,封闭得严实,就跟一微型锅炉似的。读“须”,也是上面有盖儿,底下有座儿,刨去盖儿和座儿,样子很像一个椭圆形的果篮。笾、豆、簋、盔,这四种盛食器各有各的用途,笾一般用来盛素菜,豆一般用来装肉,簋可以盛饭,盔的保温效果最好。 再说进食器。先秦的进食器主要是箸和匕。箸您知道,就是筷子。匕呢,就是勺子。但是严格来讲,匕只是勺子的一种,先秦管那种长把大马勺叫作勺,把短把尖头的小勺叫作匕。我们现在常说匕首这个词,其实匕首就是打这儿来的——短柄尖头的小刀,外观很像匕的前端,前端即首,所以叫匕首。 现代人吃西餐,讲究很多,吃什么用刀,吃什么用叉,有一整套规矩。先秦人吃中餐,那讲究也不少,其中最基本的讲究是:食菜用箸,食饭用匕。也就是说,要用筷子夹菜,用小勺子盛饭往嘴里送。这个规矩在《周礼》中写得很清楚。 先秦没有冰箱,吃不完的食物大多搁到罐子里,下顿倒进鼎或鬲里回锅,加加热接着吃。最近山东长岛出土了一些红陶小口罐,腹大口小,两耳可挎,还有可以旋转密封的塞子。这种罐既能贮藏食物,又能带饭上班,可能是先民耕作时常带的保温饭盒。 秦汉以前,中介食器不多见,典型的也就是魁、蠡、瓢这三种。魁是方形平底的大勺子,能舀汤,能盛饭,也能温酒,一专多能。蠡跟魁外观一样,只是体型奇小,是缩微的魁,简言之,就是方形平底的小勺。现在有个成语叫“以蠡测海”,本义就是拿这种小勺子去量大海里共有多少水。瓢这东西人所共知,无需赘述。 现在可以做个小结:在秦汉以前,常见的炊食器包括鼎和鬲;常见盛食器的包括笾、豆、簋、徭;常见的进食器是匕和箸;常见的中介食器有魁、蠡、瓢等。 匕、箸、瓢跟现代食器差别不大,其他绝大多数先秦食器都在外观上迥异于现代食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先秦食器底部大多带腿儿或基座,例如鼎、鬲各有三足,笾、豆都有基座,簋、盔或有三足,或有四足,或有基座。就连酒器,我们在古装片里经常能看到的,像爵、孽、觯、角,要么有三条腿儿,要么有个高高的基座。这种奇特现象的出现跟先秦食俗有很大关系。第一,先秦没有灶,做饭必须平地生火,如果用没有腿儿的锅来煮饭,还得把锅支起来,故此没腿儿的锅就远不如有腿儿的鼎和鬲用起来方便。第二,先秦没有桌椅,大伙吃饭习惯于席地而坐,盛食器、进食器都是放在地上,如果那些碗啊盘啊没有腿儿和基座,很容易沾上泥土,而且离地面太近,吃的时候得趴下来,只有在食器下面都加上腿儿或座儿,才能避免这些麻烦。 从战国后期开始,灶台开始普及并逐渐取代浪费热能的平地生火,于是那些带腿儿的鼎和鬲就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舞台,接近现代菜锅的釜和接近现代蒸锅的甑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席地而坐的吃饭风俗也渐渐消亡,中国人吃饭时的整体海拔被几张椅凳和一张饭桌迅速提升,于是那些带座儿带腿儿的笾、豆、簋、盔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应运而生的是没有底座没有圈足的碗、盆、盘、碟。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变化进程其实很快,才一眨眼,鼎、鬲走远了,笾、豆走远了,现代食器开始粉墨登场。 从隋唐到今天,食器的变化并不算大,今天的白瓷碗跟唐朝的白瓷碗在长相上没什么区别,今天的小铁锅跟唐朝的小铁锅在用料上也没什么两样,倘若你请一唐朝人或者宋朝人到家里做客,他不用旁人指点,就懂得提起筷子夹莱,端起饭碗盛饭,你给他倒一杯酒,他也照样一饮而尽,丝毫不会觉得使用起酒杯未有什么困难。唯一会让他感到惊奇和迷茫无助的,也只有后厨里那些电器了:电饭锅、电磁炉、电冰箱、电烤箱,古人统统没见过。但是,这些现代化的炊食器无非是换了一种新的燃料来源而已,在烹饪原理上还是跳不出传统食器的窠臼。 古代倒是有一些非常有创意的传统食器,在现代反而找不到了。比如说,明朝江南富人宴客,席上常会有小山架和小屏风这两种食器。小山架是玲珑剔透的木雕,雕成蓬莱仙山的样子,上面一层层地放果盘放莱碟,往宴席当中一摆,满桌子菜—下子有了立体感。小屏风是隔菜碟用的,一张八仙桌上摆了七碟子八碗,有荤有素有凉有热,主人可以在菜碟之间放几张高半尺长一尺的小屏风,把荤菜隔成一“间”,素菜隔成一“间”,爱吃荤菜的客人不妨坐得靠近荤菜区,正在吃斋的客人不妨坐得靠近素菜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了这小屏风,菜也以类聚以群分了,吃着吃着,你会产生一种错觉,貌似那些莱都成了人,一群在这个雅间聚会,一群在那个雅间聚会,这样你就把美食吃成了童话。
【年份】2010
【期号】第4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