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代水墨人物画自豪—读杜滋龄的作品

日期:2016.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邵大箴 

【刊名】中国美术

【关键词】 叶浅予 永远年轻 艺术生命 水墨人物画 创作能力 中国画艺术 写意人物画 美术出版 风景写生 人物特写

【摘要】"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人类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在有史可考的几千年中一直在做着加速运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剧烈变革的20世纪,中国画艺术面临的不但有已然千家争议的"古与今"的问题,而且还遇到前所未有的"中与西"的问题,既需要解决纯粹的审美问题,还要应对社会情境不断变化而带来的艺术价值判断更新的问题……这个时代的中国画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局面。我们看到—通过对文化传统的积极继承与良性变革以及对西方艺术有选择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画得到了快速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批新的中国画家打破了画坛的多年沉寂脱颖而出,经过几十年风雨锤炼,如今已成为中国画坛的中流砥柱。本期"人物特写"推介的杜滋龄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卓有成就的水墨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年少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的油画风景写生以及惊人的速写数量,使他从小就具备了非凡的绘画能力。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美术出版工作也对杜滋龄先生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编辑工作使他能够看到诸多优秀作品,能有机会和老一辈艺术家讨教问题,尤其是后来叶浅予先生的悉心指点,给他指明了绘画道路的前进方向。1979年,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又以极大的毅力考取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成为了"文革"后国家招收的首批研究生,师从李震坚先生。在李先生的教导下,杜滋龄的写意人物画在技巧和画风上愈加成熟,得到老一辈画家们的肯定并在当代画坛成名。如今的杜滋龄先生仍然在不断地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先生所思浩广,所作丰厚,用自己长期积淀的艺术创作能力表达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真情实感去认识、热爱和焕发创作灵感。相信处在这样状态下的杜滋龄先生的艺术生命将永远年轻。

【年份】2016

【期号】第4期

【页码】55-57,5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