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鼓浪屿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刊名】游遍天下

【关键词】 石炭系 克拉美丽地区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烃源岩

【摘要】第一次知道鼓浪屿是听到那首《鼓浪屿之波》“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从此知道离宝岛不远的厦门有这样一处充满魅力的所在。只是当时尚小,不以为然。 此后,竟无数次听周围人提起厦门,提起鼓浪屿,据说那里的每一面墙都充盈着故事和感觉。 走下轮渡,踏上鼓浪屿已经是下午5点,阴天,远处的厦门港若即若离。 走在那些曲折的小巷子里,看着那些老房子,竞觉得曾经来过一般。一次次在那些老别墅前驻足,盯着那些充满时光印痕的砖墙发呆,走过那些历尽沧桑却依旧挺拔苍翠的树影,不经意间,某个窗口飘出钢琴的旋律,直接将人拉回逝去的岁月。 每一条路,每一个院落,每一幢宅子,仿佛都是一本历史书,随便翻到哪一页,都有一段长长的故事,写满悲欢离合,我仿佛能够见到林语堂与廖翠凤在廖宅婚礼的浪漫,仿佛能够听到还是孩提时的殷承宗弹奏着练习曲的叮咚,仿佛可以感受到郑成功在日光岩操练水师的豪壮之气,亦或者,是那一把若隐若现的油纸伞,已将我带入那迷离而幽深的雨巷…… 踏上小岛,便觉闲适,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流熙攘,密密匝匝的小巷,乱花迷人眼,好在地方不大,即便走错了路,兜兜转转,便是来时路,老人,孩子,男人,女人,路边小摊,巷头巷尾的小店,还有那泛着温暖黄色灯光的咖啡馆,让人不自觉地慢下步子,一切都很和谐,让人不忍打扰。心急的导游催促着在老宅子前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的游客,小贩们心急地抓紧时间向游客推销着各种商品,只有这些历经风雨的街巷,不言不语,包容莓每一刻的声音,和每一个人的脚步。喂,那只叫做张三疯的猫还好吗? 天色已晚,无缘一探钢琴博物馆。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在教堂举行宗教活动,总伴有唱诗节目,教会兴办的学校也都开设唱圣诗的课程。随着年代的推移,弹唱西方音乐蔚然成风。 潮音海韵、鸟语花香,没有车马喧嚣,美丽的环境使住在鼓浪屿的人们以音乐为乐,并潜心练琴学唱,直到如今,依然能够从老房子里飘出钢琴的旋律,仿佛这旋律是对文化,对历史,对家族的延续与传承。 鼓浪屿是用来怀旧的,虚掩的小木门,有着精致雕塑的门楣,老房子的每—块砖都有时间的痕迹;鼓浪屿是用来冥想的,远离浮躁与喧嚣,与蓝天碧海融为一体;鼓浪屿是用来感受的,独自避开人群,走人僻静的小街小巷,才感受到鼓浪屿那深入骨髓的精致。榕树,旧宅,诸多的留恋和徘徊,在小巷里走去短短的时光.直到自身也融入风景。 仿佛是DEPAPEPE的吉他,蓝天大海阳光和岁月,都无法磨灭骨子里的那种从容和淡定。 尽管只在鼓浪屿呆了两小时7200秒,但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在回程的轮渡上不禁想,若是一桥飞架,或许鼓浪屿就不再是鼓浪屿了。

【年份】2010

【期号】第7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