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雕塑家·董书兵/马文甲
日期:2015.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刊名】艺术评论
【关键词】 副主任 马文 材料语言 十年 文化意味 装置作品 雕塑创作 雕塑系
【摘要】形态、材料、空间,是雕塑家始终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世间的各种物质几乎都可以成为雕塑创作的材料,当然,有些物质由于历史的积累而具备文化意味。本期介绍的两位雕塑家都使用了木质,但形态、意境、观念以及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各具特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董书兵教授这件以"竹子"为材料的装置作品让更多欧洲观者看到中国意味的当代表现。马文甲博士则通过近十年的艰苦探索,在材料语言方面有着
【年份】2015
【期号】第3期
【页码】73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