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图像修辞学转向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鲁虹 

【刊名】艺术当代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科学技术成果 现实生活 中国美术学院 修辞学 古典主义 油画创作 后印象主义

【摘要】在传统的油画创作中——包括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画面形象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对象写生获得,其目的是要造成”似真”的幻象。正是根据这一原则,传统的油画教学随之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整的教学体系。照相机发明以后,虽然有不少艺术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即以照片代替写生,但“从生活到艺术”的“制像原则”却一直未曾从根本上被撼动。现代主义的艺术革命兴起后,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再从立体主义到未来主义、构成主义、抽象主义等等,由于各个艺术流派都确立了各个不同的新艺术目标,所以不仅彻底背离了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而且完全中断了传统的”制像原则”与创作模式。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视为异端的艺术流派在取得学术上的地位后,其新的”制像原则”与创作模式也逐渐进入了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中。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美术学院曾邀请著名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举办过关于抽象艺术的学习班,国内许多著名画家,如尚扬、周长江等都参加了这一学习班,此后还在中国画坛上掀起了一阵强劲的抽象艺术之风。

【年份】2006

【期号】第3期

【页码】22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