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小画派:经典的涅槃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杨列 

【刊名】艺术财经

【摘要】2011年6月11日下午,央美美术馆外正下着一场诡异的暴雨。馆内却是人头攒动,大雨丝毫不能打断人们参观的热情,而如此汹涌的人气却是因一位中国画家临摹的三张维米尔画作而起。这位中国画家表示:“我与他的水平差距很大。我用了毕生精力,人物画勉强与原效果接近,风景上的小人物是无论如何达不到维米尔的水平。”维米尔,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但却被人们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此番在中国公众面前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关于“油画语言”的讨论,也勾起了人们对于“荷兰小画派”的好奇探寻之心。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最终以荷兰建立起共和国而胜利结束,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是当时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这场革命不仅为荷兰带来了资本主义制度,也使荷兰美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荷兰小画派”得以应运而生。 一幅画带来的人生转折 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但绘画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种阶层做肖像画,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关键。当时,有一位成功的画家叫做伦勃朗,他的肖像画在荷兰十分受欢迎,伦勃朗将前人的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其本人也成为了“荷兰小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年份】2011

【期号】第9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