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澈的超象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于洋 

【刊名】艺术财经

【摘要】看刘水石的抽象油画,常会给观者带来一种酣畅激烈的视觉冲击和冥想式的精神超越。这两种不同的体验,根植于他作品中抒情性与思辨性的微妙结合,同时也牵涉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怎样看抽象艺术?当我们面对一种直截而又独特的艺术语言的时候,应选取哪种角度、以何种姿态去与画面展开对话?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层面,水石的画是难以轻易划定与清晰归类的,以至于这种个性化、另类化的面貌,用任何一种既定的方法论,似乎都无法严整对应和轻松驾驭。 正因如此,每次到刘水石的画室面对他的作品,都会让我对于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心生反思,甚至有些偏执地得出假说:真正有建构价值和学术意义的作品,恰恰是让评论家反思和语塞的,而不是令批评家看到作品后,感觉得心应手、过于顺畅轻松的;或是反过来,艺术家等待理论家的理论定位,并去认领和归靠。换句话说,一幅画不能只满足于为批评家们顺应性地提供了各取所需的误读,或是某些骑墙的阐释,而应是具有明确问题意识的、带有反思性和提示性价值的表达,同时拷问我们既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定势。 回看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西方抽象艺术的新传统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重要参照。自100年前康定斯基的架上抽象油画开始,抽象审美渐成架上绘画进入现代语境的重要追求。

【年份】2011

【期号】第1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