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场阈的形象再造
【类型】期刊
【作者】尚辉
【刊名】艺术财经
【关键词】 人文觉醒 心理场 新时期 新古典主义 当代性 图像 视觉体验 人物形象 油画 心理时空
【摘要】写实油画的发展在“70后”这一代画家身上又出现了回归的潮流。“70后”画家对于写实性油画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50后”与“60后”对于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投入。从伤痕美术而发轫的乡土写实,到以表现城市女性为人文觉醒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不仅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描绘人物对象的转变,而且,在审美品格上,也产生了从批判现实的悲剧倾诉,到反映物质生活的富足而形成的古典奢华的审美流变。在写实油画语言方面,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的“50后” ,实现了从模仿苏派油画到追寻欧洲写实油画源头的转向;而直接提供给“60后”写实油画传统的,则是更为深入的欧洲原属地的油画渊源。新时期这两代写实油画家在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情境的同时,也都深化了中国油画的写实技艺与文化底蕴。 “70后”画家对于写实油画的兴味,一方面来自于图像的魅惑,另一方面也来自艺术市场的强劲需求。镜头图像为画家提供的,并不止于真实形象与现场空间的形象模拟,更吸引画家的是光学镜头与人类瞳孔并不完全一致的那种呈现世界的方式。相比于前两代中国写实油画家,“70后”更加直接地运用这种镜头图像,但他们并不是毫无保留地照搬镜头生成的图像,而是既重新剪辑与拼接图像,也用油画的绘画性来修正这种镜头语言,剪辑、拼接、修正的根据则是回避正常的视觉再现,探索写实形象的心理幻境。
【年份】2012
【期号】第8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为工业文明造像 张新权油画作品析 年份:2010
- 2、嘉德秋拍:力推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先驱 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