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画像师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刊名】新发现

【关键词】 蛋白 视觉 彩色 科学家 突变 人类 进化路径

【摘要】陆焕 虽然天文学家能利用空间探测器上的各种传感器(分光镜、温度计、雷达、CCD摄像机)收集的数据去揭开遥远星球的秘密,但要把这些星球绘成图像却很困难。除了我们已经非常“面熟”的火星和月球外,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仍然是无法企及的未知世界。但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波士顿南区的一位艺术家足不出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将这些未知的世界绘成逼真的图像,目睹这些图像的人会感觉自己正乘坐太空飞船在进行星际旅行…… 头发稀疏,眼睛明亮,已经花白的络腮胡上挂着一弯嘴角上扬的微笑,这便是我们的插图画家罗恩-米勒(RonMiller),你可能想不到他是一位坐在安乐椅上的星际旅行家……30多年来,他一个接一个地拜访着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用他的生花妙笔(先是用水粉画笔,现在则用一支“数字画笔”)把空间探测器测得的抽象数据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太空风景画。其实,米勒从小就有志于此。他说:“10岁的时候,一天晚上在我家的院子里,父亲指给我看飞过天空的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Sputnik)。当时是1957年10月,在我的记忆里,自己此后就一直对天空和星星着迷。”罗恩·米勒成长的时代正是航天大发展浪潮席卷美洲的时代,此外还有延续更久的由阿西莫夫、克拉克、布雷德伯里和赫伯特等一批科幻小说大师开创的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当米勒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他就在作业本页边空白处勾勒航天飞船的草图,后来他专攻广告美术图案设计,成为了华盛顿国立航空航天博物馆的艺术总监。1977年,罗恩·米勒30岁,他当了自由插图画家,马上获得了成功。 罗恩·米勒的金字招牌就是:逼真。他画的图能引人浮想联翩,但也充满着严谨的科学性。米勒说:“我绘制太空风景画都是从科学发现中汲取灵感。每当空间探测器飞过一颗新发现的星体如彗星、小行星、卫星等,或者在某颗行星上有新发现的时候,我就想象自己在现场能看到什么景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的图像资料绝大多数是由正在执行任务的空间探测器搜集到的。这些照片就像航空照片,我必须进行加工,而后才能勾勒出未来的太空探索者会真正看到的景象……也就是说,我始终站在宇航员的角度画图。” “宇航员朋友为我提供信息” 因此,米勒必须搜集科学信息,而各国航天局和行星学实验室的图片库就成了他的信息宝库。当他在考察火星大峡谷的地层、被称为“大红斑”的木星气旋以及木卫一上的火山熔岩流时,他就变成了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和火山学家。“有很多宇航员朋友向我提供信息,他们似乎挺欣赏我的作品……”米勒带着几分假谦虚开玩笑地说。实际上,他和行星学家威廉·哈特曼(William Hartmann)的合作成果已经大出风头:他们合著的《大环游》(The Grand Tour)能带我们游遍太阳系,此书25年来一直在不断再版!这本书的成功引起了美国女宇航员卡罗琳一波科(Carolyn Porco)的注意,她正在处理“卡西尼”号( Cassini)探测器五年以来拍摄的土星、土星环及其卫星的照片。她与罗恩·米勒接洽,请他将土卫二大浮冰上壮观的间歇泉画出来。她说:“他有一种用科学事实领导想象力的非凡才能。” 五年前,米勒对太阳系的初步探索已告一段落,他已经探访过所有的行星和为数众多的卫星、彗星和小行星。从那时开始,他就对他那些包括科幻作家、宇宙或天文插图画家在内的朋友们提问:对你们而言,太阳系这茫茫宇宙中的一隅里最美丽的景色是什么?现在,隆重推出由罗恩·米勒和他的朋友们合作为我们献上的“太阳系七大奇迹”。 罗恩·米勒推荐的“太阳系七大奇迹” 天卫五上的峭壁 罗恩·米勒介绍说:“这是巨行星天王星的一颗小卫星——天卫五表面的一道长达几百公里的疤痕。”天卫五上的峭壁(上方的照片由“旅行者”2号摄于1986年)高约6000米,将该卫星分成两片区域。天卫五直径虽然只有236公里.其表面地形却极不规则,是高山、火山口和各种错综复杂地形的混合体,外加这条贯穿表面的巨大伤疤。一些行星学家推测,在距今数百万年前,天卫五曾经遭到小行星撞击而碎成两半,而后散布在卫星轨道上的碎片又逐渐聚集并黏合起来。 ★ 木卫四上的巨大尖柱 2001年,“伽利略”号(Galileo)在木卫四上发现了这片遍布着幽灵般冰柱的奇特平原。在地球上,尖柱形成于空气干燥、稀薄的高海拔地区,高2~4米,主要见于安第斯山脉。而在木卫四上,这些巨大的尖柱竟可高达100米!它们的成因是阳光照射。木卫四的表面温度在- 110℃- 200℃,冰在太阳的作用下汽化,飘散到太空中。不能汽化的矿物尘留在原地,就形成了随处可见的尖柱,但这些尖柱只能存在一段时间,最终都会坍塌。罗恩·米勒说:“看到这些尖柱的照片时,我就想知道在其间散步会是个什么感觉。” ★ 木卫一上的火山喷发 木卫一是木星四颗较大卫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颗,罗恩·米勒说它是”整个太阳系最奇怪的地方”。木卫一比月球稍大,它受到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的引力影响,由此导致了太阳系中最强烈的潮汐效应。木卫一的内核由于受潮汐的搅动而被加热到白热状态.并因此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木卫一表面始终有十几座火山在喷射岩浆。由于潮汐的原因,木卫一每绕木星公转一周.其表面都会上下涨落,幅度近百米。另外,木卫一的表面是未完全凝固的熔岩平原,平原上有一些环形山.凹陷的山口里充满了熔化的钠和硫(上方的照片由“伽利略”号摄于2000年)。木卫一微弱的引力使得火山的喷发更加壮观,发生热核反应的气体流束能被抛到300公里的高空,数月不息。 ★ 土卫二的喷泉 罗恩·米勒说:“这张关于土卫二间歇泉的图是我为参加‘卡西尼’号空间探测任务的宇航员卡罗琳·波科写的一篇文章配的插图。”上面画的是从一个结冰的峡谷里喷出的间歇泉。泉水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喷出,到达太空后变成冰晶.冰晶在400公里的高空爆炸,化成缕缕尘埃。这一景观是“卡西尼”号2005年在土星的一颗小卫星——土卫二上发现的(见左图)。土卫二由于受到土星其他卫星的重力场干扰.会变形并升温,结果导致其底土层的冰融化成水.并通过泉眼喷出,形成了太阳系中最壮观的间歇泉。 ★ 土星环 不管是天文爱好者从地球上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土星环,还是目前正围绕土星环运行的”卡西尼”号在土星身旁看到的土星环《见上图).都令人无比惊艳。罗恩·米勒介绍说“由于土星没有岩石表面,为了以最佳角度观看壮观的土星环,我选择在土星的大气层外圈飞行。”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夕阳余晖将淡淡的高天云映得五彩斑驳.土星环巨大的圆弧划过天穹。土星环的成分是数量极大的冰粒,光环直径达到近50万公里。现在我们尚不清楚土星环的成因,可能曾经有一颗冰核小卫星由于太靠近土星而解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土星环不稳定。几百万年后,光环就会被这颗巨行星吸收直至消失。 ★ 木星大红斑 木星的大红斑在它的大气层中呼啸.被称为”风暴之母”(见上图,“卡西尼”号摄于2000年)。在大红斑内部(箭头所指部分).风速达到每小时700公里。这个绵延2 5万公里的气旋足以吞没两个地球。罗恩·米勒介绍说“天文学家们监测这个气旋已经有300年了,它经久不息的秘密在于它取之不竭的能量来源。在地球上.气候由太阳能支配,而在木星上.提供能量的是木星滚烫的内核散发出的热量。”此外.木星是一颗“风暴行星”。这颗气体行星由平行的云带构成.大红斑正好“卡”在两个以不同速度移动的云带之间。 ★ 火星的奥林帕斯火山 说到火星,罗恩·米勒指出:“它那无边的沙漠、深不见底的峡谷,它的云彩、枯水河都成了无穷的灵感源泉。”他本人就”梦想有一天能看到宇航员

【年份】2010

【期号】第8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