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派木雕,在上海世博会闪光
【类型】期刊
【刊名】小康生活·文明风
【关键词】 藜蒿 栽培技术 单膜覆盖栽培 双膜覆盖栽培 抽槽采挖
【摘要】访徽派木雕艺术传承人汪惠友、汪来宏父子 张恺 难得的一个久雨初晴的春日,应友人之邀,我来到地处老徽杭公路边的安徽歙县惠友木雕工作室,呈现在眼前的三座木制古塔,立即令我抚掌称叹。 三座木塔中,两座已然制毕,一座正在组装。两座已经完工的木塔,那显得宏伟壮观的一座,我一眼认出那是六和塔,因我出游杭州时曾在钱塘江边远远瞻仰过,它耸立在月轮山上,是那么雄壮而威武,令人过目难忘。那显得玲珑精巧的一座,我也似曾相识,制作者说,它是上海龙华塔,我便有故友重逢之感,因为我曾亲游过龙华寺,登临过龙华塔。如今,它们被徽派木雕艺术传承人汪惠友、汪来宏父子各按要求的一定的比例,遵照原型原结构缩制成木塔,将呈现在上海徐汇区土山湾中国古塔博物馆中,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宝塔再现的精美展品之一,从而让徽派木雕艺术闪耀在国内外无数人们的眼前。 杭州六合塔,高59.89米,耸立在平面为八角形的塔基上,占地9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乃当时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而建。塔名出自佛经“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六合之意。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翘角挂104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暗淡,明暗相间,近观远瞻,皆十分和谐。它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外观八面十三层,内身却是八面七层,七层与塔身相通,六层封闭,形成七明六暗格局。汪惠友父子仿制的木雕六合塔,遵依原结构不变,按1:33的比例,将庞大的59.89米高塔缩制成1.82米高的木塔。尽管不到两米,但在眼前仍显宏伟之态。那塔基、阶梯、墙壁、回廊、小室,那斗拱、藻井、瓦楞、鳌脊、倚柱等等,皆依原型按比例缩制,显得精致而妙绝。 更显出精致妙绝的是那龙华塔。它位于上海市龙华古镇,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塔高40.64米,为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七层八面,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曲尺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铜铃。七层塔身,塔心室为方形,有木梯可登至七层;每层四设壶门,每上一层,门向各转45度,使外观富于变化,且自二层起,高度和面积逐层收缩,塔身显得稳固修长。第六层塔心立一直径32厘米、长13米的塔心柱,直通塔尖,并由覆盆、露盘、相轮、凤盖、宝瓶等25件铸铁构件组合成塔刹,显得峻秀而挺拔。汪惠友父子仿制的木雕龙华塔,亦依遵原结构,按1:25的比例,将40.64米高塔缩制成1.68米木塔,种种构件,样样设施,全克隆得一模一样。 此外,42.65米的上海松江方塔缩制后为1.66米高,全部构件已制作雕琢完毕,现正在组装之中。而57.8米高的北京天宁寺塔缩制构件,正在忙碌地雕琢制作之中,按1:33的比例,将有1.75米高。 汪惠友父子仿制的木塔皆以榫柳结构,正是由于这显著的特点,使他们被选中为制作者。由上海土山湾制作,以中国著名的86座宝塔为原型的土山湾中国宝塔,早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就一举夺得最高奖一一赛会甲等大奖章,然经岁月流逝,已逐渐残亡。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和筹备,上海市徐汇区经多方考察,决定特邀相关木雕专家严格按照现存各地的宝塔实物和历史照片进行仿制,以再现土山湾时期精湛木雕作品,进一步丰富士山湾博物馆的馆藏,并以先期制作好四座木塔,投入世博会展出。2009年,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派人寻访木雕专家,几经辗转,终于在8月下旬来到安徽歙县,寻访徽派木雕艺术传承人之一的汪惠友、汪来宏父子,邀请他们承担这一巨制。 能够受到邀请,汪惠友父子自然非等闲之辈。汪惠友,现年48岁。1978年还是15岁少年的他,凭着自幼时对艺术的热爱,前往江苏省吴县东诸镇刺绣厂学绘画,主攻工笔人物、花鸟等。勤奋与灵气,使他不到两年就画艺大进。1979年下半年至1982年,他又转到吴县光福镇山灯雕刻厂学习木雕技艺。1982年,他学成回到了歙县,成为徽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的一名术雕技工。在工作实践中,他抓住一切机会,虚心向公司内胡天赐等老技师学习徽派木雕传统技艺,且融合从苏州学来的技艺,进而从技法上创新。自1982年后,他参加了徽州古建公司承揽的各个工程项目包括德国法兰克福春华圆、黄山慈光阁大殿、北京风雨同舟亭、安徽六安魁星阁、浙江绍兴沈园、香港志莲净苑大雄宝殿、歙县渔梁坝祠、黄山前大门博物馆、屯溪老街过街楼、黄山玉屏楼贵宾室、西溪南老屋阁、屯溪天上人间、歙县曹家大院、黟县赛金花故居、潜口古民居、苏州相成区南亚花园,江西赣州欧式别墅、黄山市徽文化博物馆、黟县水口等20余处工程木雕构件制作。二十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使汪惠友成为公司的骨干技师,亦成为徽派木雕艺术的传承人之一。2004年,公司改制,汪惠友自创了惠友木雕工作室,开始了新的艺术生涯。这次承接上海土山湾宝塔博物馆的古塔仿制工程,必将使他的艺术之路闪耀更夺目的光芒。 现年23岁的汪来宏从艺年龄小于父亲,12岁时,不爱读书却酷爱艺术的他,初中未毕业即从父学艺。其实在学艺之前,幼小的他就耳濡目染,受着父亲的艺术熏陶,因此,在跟随父亲学习木雕制作中,很快就呈现出艺术天分。他家二楼厅堂上挂着一幅木雕中堂,那是他不到20岁时的作品。我细细观赏了这幅长1.6米,宽0.685米的木雕《渔樵耕读图》。它分四个层次:第一层,两石山夹一械道,道上一渔翁钓起一尾鱼后收竿待走,一观钓文士摇扇自怡,道尽头架一拱桥,桥上有亭,站一拄杖老人,桥下水泛层波,波浪涌一小舟,船夫握篙撑之,山石折皱层层,道旁垂柳依依,柳荫下,一对鸳鸯戏水,都雕琢得细致无暇。第二层,一幢院屋,松立屋前,芭蕉殿边,松下草地茸茸,牧童骑牛,樵夫担柴,农夫荷锄,文士伫路,更有两只仙鹤一上一下向古松飞翔,一切皆刻划得生机勃勃。第三层,山峦耸古树,树边倚牛栏,山下流水弯弯,与第一层水道蜿蜒贯通,亦雕琢得一丝不苟。第四层,一位隐逸居士自在读书,旁有童仆打扇,脚下石路斑斑,路前又有拱桥,桥边野马饮后仰啸,远去有山有树有云,亦刻划得逼真生动。这幅层次分明、雕琢精细的中堂,前后耗费了汪来宏数度春秋,也显示了年轻的他专心钻研而得的技艺功夫,他能协助父亲挑起制作木塔的重担也就勿庸置疑了。 去年8月下旬,汪惠友父子接受邀制后,即前去宝塔现场考察、观摩、测量、拍摄原型,上海去了两次,杭州、北京各去了一次。今年1月25日,在北京测量天宁寺塔时正遇雨雪,为了能如期交付作品,他们身为南方人,也不畏惧北国风雪。他们面对照片资料,细细揣摩,整体细部都不放过,然后绘制图纸,选取材料,制坯、雕琢、打磨、安装、精修、成型,邀请了四五个精细木工,有序制作。不久前,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组织人员前来安徽歙县察看宝塔仿制进度,雏形已见,很是满意。4月下旬,4座既保持原样又显现徽派风格的木塔,将运抵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在上海世博会举行时呈现异彩。
【年份】2010
【期号】第5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藜蒿的介绍 作者:潘胜屏 年份:2003
- 2、热带鱼基地记事 作者:施崇伟 年份:2000
- 3、写出来的意象 一一杜仲写意油画略说 作者:棠樾 年份:2012
- 4、形式感与思想性——来自巫俊油画风格转型的启示 作者:棠樾 年份:2009
- 5、工笔画的继承与创新 ——兼谈汪国岛的工笔葡萄画 作者:文张小平 年份:2018
- 6、至美化诗境,如梦入春晓——范春晓工笔人物画解读 作者:童永生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