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浅议胡华令的书画创作
【类型】期刊
【作者】张小平
【刊名】小康生活·文明风
【关键词】 藜蒿 栽培技术 单膜覆盖栽培 双膜覆盖栽培 抽槽采挖
【摘要】张小平 一 1954 年夏,刘海粟大师第六次登临黄山。上山之前,他请友人钱瘦铁刻了一方印章:“黄山是我师”。 这次登临黄山,一个人的生命轨迹由此改变,他就是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胡华令教授。今年76岁高龄的他回忆起这段往事,仿佛如同昨日。 1951年,胡华令考入上海美专。1952年,上海美专与苏州艺专合并为华东艺专,刘海粟出任校长,校址选在江苏无锡社桥。1954 年夏,刘海粟以华东艺专校长的身份登临黄山。得知刘海粟校长在黄山写生,胡华令从山下步行近二百里,赶到黄山北海,期待校长能够耳提面命。刘海粟看到这个学生穿着俭朴,但有志气和毅力,满心欢喜,就将他留在身边,成了入室弟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京电视台准备拍摄《刘海粟》大型电视专题片,编导张欣和刘海粟商讨提纲的时候,胡华令侍坐一旁。中间有这么一段插话:刘海粟指胡华令:“那个时候我在黄山画画, 他知道了, 六十多里跑上来??” 胡华令纠正说:“一百多里,快二百里。” “我一股热情待他,他没有笔,没有纸,我什么都给他,又把他带到学校。” “这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 六上黄山之后,刘海粟刻了一方印章:“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留待下次登临黄山之用。可以说,这次登临黄山,对刘海粟大师的绘画创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对黄山的感情进了一步。“黄山是我师”阶段,是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心中装满的是对老师的爱戴和崇敬,还不能表现出黄山的真面目和真精神;到了“我是黄山友”阶段,也就是第二阶段,面对黄山,则如同面对室友,可以无话不说,毛笔的运动更加随意自如,达到了自由挥洒的境界。 1956 年,胡华令毕业留校,是刘海粟亲自点将,将爱徒留在了身边。 谈刘海粟的绘画艺术,不能离开黄山,说黄山也离不开刘海粟。刘海粟十上黄山,创作了大量描绘黄山的作品;而黄山因为有了这位大师的画笔,云蒸霞蔚,多了一份性情。 是刘海粟大师带着胡华令先生第一次认识了黄山,也是黄山的性情感染了胡华令先生沿着大师的足迹,一次又一次登临黄山,与黄山对话,用笔墨吟唱,创作了一幅幅铺采文、辞藻华美的恢弘画卷。 对于黄山而言,他们两位都怀有一种深厚的赤子之情。 二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遍历神州诸山之后对黄山作出的赞誉。对于历代的艺术家而言,黄山,也总是不断地给他们带来创作的刺激、灵感、激情和惊喜。 从明末清初的渐江、石、梅清、石涛到现代的黄宾虹、刘海粟、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钱松、亚明等等,他们莫不多次登临黄山、师法黄山。这一派的创作道路,可以归之为明清以来文人画的写意传统。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石涛,石涛把文人的写意趣味推向了一个极致。“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这是石涛当年的题画佳句,脍炙人口,而在笔者看来,他以此高举的是一面崇尚写意、远离工笔的艺术旗帜。 这种文人写意画的传统,仍然主宰着我们今天的创作和生活,即使在收藏和拍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的还是大师们自鸣得意的写意之作。 黄山,是适合艺术家们去想象、去写意、去翱翔的一个天堂。 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在谈到他十上黄山作画的体会时说:“在宾馆作画,水墨和重彩均有。但为借黄山气势,直抒老夫胸臆,墨是泼墨,彩是泼彩,笔是意笔。我十上黄山最得意的佳趣是:黄山之奇,奇在云崖里;黄山之险,险在松壑间;黄山之妙,妙在有无间;黄山之趣,趣在微雨里;黄山之瀑,瀑在飞溅处。” 今天,位于汤口温泉景区观瀑楼的黄山书画院是黄山管委会推介黄山的另一扇窗口,主要接待的是在国内外有较大声誉的艺术家们,收藏有很多当代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手基本上属于文人写意画的范围。 不是黄山拒绝工笔,而是黄山适应水墨。 2010 年8 月19 日,胡华令先生将自己多年精心创作的有关黄山内容的部分巨作捐献给黄山书画院,黄山管委会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乃师之风。此话既指作品,也兼指做人。 胡华令先生登临黄山三十余次,他一生创作的绘画作品也以描绘黄山为最多。细读他的一些画册及著述可以看出,他走的是传统文人画的创作道路,早先的作品,传刘海粟的形貌,近些年来的创作,得其神,遗其貌,期求着“自成一家”。 三 胡华令先生书法的根柢是很深厚的,其书法的成就体现在他的绘画创作当中。 明清文人画的传统,最重视的是书法,包括今人黄宾虹、刘海粟,他们也是为之坚守并以中国书法的标准来衡量绘画中的笔墨和线条。明乎此,我们才能懂得古人何以把绘画称之为“写”。刘海粟曾经说过:“笔法不过硬,在绘画上有成就的例子是没有的”。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主张和明清文人画的传统是遥相呼应的。 在刘海粟校长的指导下,胡华令对中国书画的各个门类都下过一番功夫,通过对传统艺术资料的整理和自己的用心临摹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书画基础。胡华令留校后,刘海粟校长给他压担子,除了山水课程以外,胡华令还担任书法、工笔、花鸟与人物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他的课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点评作品切中要害又生动风趣,选修他课程的学生们都有这么一个评价。 胡华令对书法的训练极为重视,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只要一有空,就抓起笔来练字。这一点,很像他的导师刘海粟校长。文革十年中,刘海粟身处逆境,仍然习字不辍,他倾力研习《散氏盘》,用金文的笔法写行草,凝重而又流畅,使他的书法艺术又生一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胡华令的艺术道路也不平坦,反“右”运动中,他成了“刘海粟白专道路接班人”,曾下放到最穷苦的苏北农村;到了文革,又被迫离开他心爱的讲坛。但即使是这样,胡华令从未想过放弃,一用空,就拿起笔写写画画。这段农村和基层的艰苦生活,他说也有收获,他看到了大量的金石碑版和造像墓志的田野遗存,给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很多养分。今天我们阅读他的书法作品,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碑味很浓。尽管他着力研习过赵孟、颜真卿、王羲之等大家的帖品,但笔者以为,他对造像碑碣、瓦当砖记上文字的悟性极高,他写的行草豪放质朴,敦厚圆润,而骨子里仍然是金石的那种凝重磅礴。 我第一次看到大量的墓碑造像,是在西安,印象极深。 2009年1月,我和林君到三原于右任纪念馆拍摄于右任的相关资料,时近年关,冷风如刀,除了我俩,别无游客,心中戚戚。第二天,再去西安碑林寻找于右任捐赠的收藏,在那里,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秦碑汉碣、齐魏造像,先是吃惊,后是震撼。吃惊的是,于右任等人怎么想到收藏这些造像墓碑的,而这些祖坟上的什物在我南方的老家是绝对无人去碰,也无人敢碰。1918年8月,于右任担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7年后,他又担任国民军联军驻陕副总司令、总司令,带兵征战,出入生死,也只有他有条件可以用军车把这些硕大的造像墓碑运回到自己的军部收藏。我震撼的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残破的属于“草根”阶层的墓碑造像,曾带来了乾嘉年间中国书法艺术的中兴,而于右任正是借助墓志碑版上那些属于“草民”的无拘无束、粗野豪放的书写风格创造了“于右任标准草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草根”的力量,用来形容中国书道的起起落落,规律莫出其外。 刘海粟、于右任、胡华令都是从“草根书法”中寻找到灵感,然后超越自己的。他们行草的共同特点是粗野豪放中透出苍茫凝重,朴茂遒劲里透出流丽儒雅。其不同的地方,刘海粟偏于朴拙,于右任圆润过之,胡华令则显得沉厚。 “三中全会”后,刘海粟复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胡华令也在1982年回到母校执教,并担任教研室主任,此后,他的书艺才逐渐为世人所认识。自1986年起,他多次参与学院对日本举办的中国书法研修班教学活动及江苏省与日本书法家笔会交流和作品联展,1990 年他曾作为江苏省书法家代表团成员应邀赴日本国访问交流,作品受到媒体的高度评价。 四 2008 年3 月的一个日落
【年份】2010
【期号】第9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藜蒿的介绍 作者:潘胜屏 年份:2003
- 2、热带鱼基地记事 作者:施崇伟 年份:2000
- 3、写出来的意象 一一杜仲写意油画略说 作者:棠樾 年份:2012
- 4、形式感与思想性——来自巫俊油画风格转型的启示 作者:棠樾 年份:2009
- 5、工笔画的继承与创新 ——兼谈汪国岛的工笔葡萄画 作者:文张小平 年份:2018
- 6、至美化诗境,如梦入春晓——范春晓工笔人物画解读 作者:童永生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