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十月啤酒节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刊名】现代生活用品

【关键词】 无框眼镜 奥地利 组合带 黑白色 眼镜品牌 空间感 Silhouette诗乐

【摘要】慕尼黑每年9、10月之交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狂欢活动,2009年的慕尼黑啤酒节将于9月14日至10月4日之间举行,这就是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们争先一赴的“十月啤酒节”,号称为世界最大的民间节日。届时,人们倾城而出,载歌载舞,杯不离手,热闹异常。持续16天的庆祝活动中,光啤酒就要喝掉500万公斤。 十月啤酒节据说起源于1810年。当时王太子路德维希亲王与邻邦的特莱西娅公主成亲。慕尼黑市民饮酒狂欢庆祝。就从那时起,这个庆典便沿袭下来,成了每年一度的啤酒节。 节日开始的那一天,中午12时,礼炮轰鸣12响。在欢乐的乐曲声中,慕尼黑市长用一个大木槌把黄铜龙头打进木制的啤酒桶里。龙头一开,芳冽的啤酒浊汨汨流出。市长把第一杯酒献给拜恩州长,然后举起第二杯酒,和参加盛典的成千上万游人一起痛饮。一年一度的啤酒节就这样开始了。 节日活动的主要场地是占地40万平方米的特莱西娅草坪广场。碧绿的草地被无数气球、彩旗装点得五彩缤纷。草地上事先搭好十几座巨型大帐篷。每个帐篷里可坐得下几千名饮客。几百个五光十色的小吃摊位、酒亭和咖啡座散布其问,再加上热闹非凡的游乐场,组成一个繁华的大干世界。在巨型帐篷里早就坐满了迫不及待的饮客,仪式一过,穿着鲜艳的拜恩民族服装的啤酒女郎,立即将新鲜的啤酒用容量1公升的单耳大杯,川流不息地送到饮客面前。客人们开怀畅饮,恣意戏谑,年轻人纵情谈笑,情侣们翩翩起舞,老人们浅酌徐饮,无论是本地人、外国人,或者是相识的、陌生的,人人都酒逢知己干杯少,处处洋溢着欢乐喜悦之情。 除啤酒外,还有种种游艺,七八层楼高的摩天轮载着欢笑尖叫的游客飞上冲下,游戏靶场鞭炮般枪响砰砰,加上处处都在的音乐声,还有摊贩们别具一格的叫卖声。这一切组成了十月啤酒节特有的欢庆旋律。广场上花香,酒香,混合着香肠、烤鸡、熏鱼的馥郁气味,更使人欲醉欲迷…… 世界名城慕尼黑 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就曾写下:“洋溢着艺术和啤酒的气息,慕尼黑更像一个乡村座落于众山群岳之间”。这个比喻直到今天仍显得那么地贴切。这里既有十月啤酒节(Oktoberfest)又有歌剧院,既有宫廷啤酒坊(Hofbr- uhaus)又有绘画陈列馆(Pinakothek),既有宝马汽车公司(BMW)又有拜仁足球俱乐部(FCBayern),这一切都把巴伐利亚古老的传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一慕尼黑不愧是德国南方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 在维特尔斯巴赫王朝(Wittelsbachdynasty)700年的统治期间,慕尼黑从一个集市小城和皇家住所发展成整个欧洲文化的中心。慕尼黑举不胜举的观光景点,如雕塑展览馆(Glyptothek)、旧美术馆(Alte Pinakothek)、功勋大厅(Feldherrnhalle)和路德维希教堂(Churchof Ludwig),都是有“缪斯王子(MusePrince)”之称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在位时建造的。创造、维护和搜集是维特尔斯巴赫人(Wittelsbacher)的首要责任。 慕尼黑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国际化经济和交通通讯中心,它所在的联邦州有着旅游、贸易和工业方面的巨大需求。再加上艺术与文化、令人赞叹的活动场所以及吸引人的周边环境,所有的一切都使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受到普遍欢迎的会议之都。当然,慕尼黑经济大都会的盛名也反映在商务旅游者的数量上。四百多万过夜住宿的游客都是商务旅游,这一数字超过慕尼黑所有过夜住宿的半数。除此以外,每年有1400万 日游的商务旅游者来到这座城市。 名城风貌 慕尼黑老城内外以1819世纪的建筑为主,风格多样,景色迷人,常见紫砂色的屋顶、米黄色的墙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街道上、花园里、门庭中到处可见千姿百态的神话人物塑像,有的展着双翅,有的吐着清泉,有的托着圣婴,画龙点睛似地美化了市容。名胜古迹散布在全市,而主要景点分布在从火车总站东到市政厅再向北到老王宫这条折线上,约有三四里路长。好,让我们一起走出火车总站,漫步街头,欣赏—下慕尼黑的市容名胜吧!东行半里路,迎面就是一座城门,叫卡尔门。过了城门就到了老城区。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就能望见建于15世纪的圣母教堂。它是一座晚期哥特式的建筑,上面有两座铜质拱形圆顶的塔式钟楼,高99米,熠熠闪光,是慕尼黑的象征。有兴趣的话,我们还可拐进小街,到教堂内外细看一看,窗户上镶嵌的有色玻璃都是15、16世纪遗物,至今依然斑斓夺目。出了教堂折回步行街再走几十步就到市中心的玛琳广场。 在广场上朝北看,眼前突兀出现一座巍峨挺拔的棕黑色建筑,上面像撒了一层白霜,这就是市政厅。它的正面窗间壁龛立有拜恩历代君王、圣徒和神话英雄的塑像。整个建筑布局恢宏、装饰华丽,从1867年起用了40年时间才建成。市政厅85米高的钟楼上装置有木偶报时钟,每天上午吸引不少游人到此观看,特别是初到慕尼黑的人,都不愿错过机会。据说,1516年慕尼黑发生大鼠疫,全市有几千人丧生,其余的纷纷逃避他乡,全城十室九空,几成死城。52年后,威廉五世公爵为了恢复和重振慕尼黑,便在这里举行大婚庆典,游行庆祝,与民同乐,热热闹闹,慕尼黑从此恢复兴旺。人们为了纪念.这次驱赶“衰气”的大庆典,便在市政厅钟楼的五六层上设置了木偶报时钟。每天上午11时奏鸣,此时塔阁里许多彩色人像开始动作,或手持斧剑,或骑着骏马,或提着花灯,或吹着洋号,分上下两层,排着队簇拥而出,配合音乐节奏,举手投足,载歌载舞,维妙维肖地再现了当年大婚庆典的盛况。各种仪式共持续10分钟。这套表演装置是慕尼黑艺术工匠的垂世名作。每天有多少游人翘首仰望这迷人的表演,聆听那清脆响亮的音乐钟声,一睹古代人物的丰采,惊叹德国艺术之高超。 离开广场向北去,大约走十分钟,就能看到闻名遐迩的国家歌剧院。门庭是希腊柱廊式,柱廊托起的大理石三角壁上雕刻着太阳神阿波罗与九位艺术女神像,剧院内部富丽堂皇。这个剧院是世界一流的歌剧院,100多年前,瓦格纳的好几出名剧就是在这里首演的。顺便说句,慕尼黑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城,晚期浪漫派的大师理查·施特劳斯就诞生在这里。过了歌剧院就是规模宏大的老王宫(Residenz)了。老王宫是15世纪到19世纪期间落成的一组建筑,熔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于一炉。从这里可以看到欧洲建筑艺术的演进。目前这组宫殿的一部分已经辟为博物馆,其中王家珍宝馆最富有吸引力。 如果把老王宫比做北京的故宫,那么宁芬堡(Nymphen burg)就相当于颐和园了。它是历代王候的夏宫,坐落在西北郊,占地极广,旧时可以跑马打猎。侣世纪初,选帝侯马克斯将他母亲简朴的乡间别墅扩建成豪华宫殿。整座宫殿坐西朝东,由一幢幢方形楼房连结成一组建筑物,正面长达600米。主楼雄伟壮观,展开的两翼对称和谐,远远望去主次分明。宫殿前一潭清水,天鹅野鸭,冲天的喷泉,浓荫掩映的笔直人工河,构成一幅宁静典雅的风景图。宫殿内众多的厅堂之中,值得提的是“中国之阁”,里面的装饰摆设全是中国式的,诸如壁纸屏风,绘着龙凤、山水、花鸟、虫鱼,还陈列着中国的漆器和瓷器。宫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群芳画廊”,陈列着由宫廷画家斯蒂勒所作的36幅美人油画像,个个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这个画廊诞生100多年来始终强烈地吸引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宫殿后面是宫廷式园林和广阔的草地林木。掩映在万绿之中,有一所小巧玲珑的狩猎行宫 阿玛琳宫,内部装饰纤巧精美。这座宫殿是洛可可式宫殿中罕有的艺术珍品。 如果你要闹中取静,散步休憩,很方便,慕尼黑有的是公园绿地。最大的要数英国公园(Englischer Garten)。它位于伊萨尔河畔,连绵数里,占地广达350公顷。大约是由于园林营造上效法英国,草地开阔,小径蜿蜒,顺应自然,极少人工雕凿,因此起名英国公园。园中草坪浓绿,林荫密布,欢乐的野鸭与人同在小河中嬉水,妩媚的天鹅与人同在草坪上沐浴阳光。园内有个古朴的楼阁式五层木塔,檐端悬挂着小钟,起名中国塔,建于200年前。不过这座塔,只能说是有点像,但又不太像。那时欧洲人向往东方艺术,大概是半凭传说,半凭想象造出了这样一座塔。那么你想看看地道的中国园林吧,慕尼黑也有,在西部公园(Westpark)。这座公园是为1983年的国际园林展而建的,因此是一个各国园林荟萃的大公园。园内的中国“芳华园”占地700平方米,用传统的造型艺术,将山水草木、亭阁桥径布置得紧凑和谐,意境盎然,展示了东方园林之美。 博物馆巡礼 慕尼黑博物馆之多,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数一数,不下几十家,譬如德意志科技博物馆,老绘画馆,新绘画馆,巴伐利亚国立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展出希腊罗马文物的石像博物馆,狩猎博物馆,货币收藏博物馆甚至还有戏剧博物馆,电表水表博物馆等人们很难想到的博物馆,真是一个博

【年份】2010

【期号】第8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