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活力 观瀚天笠《花卉的釉瓶们》系列作品所想
【类型】期刊
【刊名】现代生活用品
【关键词】 市场 助推 新中国 世界纪录 艺术品 拍卖会 近现代 人民币
【摘要】刘曦林 癸未之秋,张之先君(张大干侄孙)来京联系李清萍油画捐赠事宜,便中得识天笠君。天笠近年来虽居南粤圳,独喜桂林山河,却仍然保持着他那北方汉子的敦厚与实诚。听说我得了糖尿病,同病相怜的他比大夫还要细心地望闻问切,不仅带来了药,还送我《糖尿病》一书,这是一本几十万言的厚书,虽然俱于信息爆炸的我已懒于阅读,还是被他的真诚关爱所打动。他的艺术一如其人,上下求索,穷追不舍,真心地待艺术,艺术也真诚地回报他。 天笠像所有花甲年龄的画家那样,经历过“文革”前后的岁月沧桑,风风雨雨。传统艺术的因子深埋在心底,却又不甘于为古人奴,总期盼着有些创造,有独立的个性。我佩服他的毅力,经20世纪60年代的西洋画学习,70年代转向中国画,80年代潜心临古,90年代问艺于何海霞,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在都市生活环境里,近十多年来,天笠拥抱着一个《花卉和釉瓶们》的主题不放,终于有了他特异的新题新样。他说,这是个小课题,但他对这小课题—下就是十几年的功夫。这些貌似写意性的小画,有的竞反复改制,间隔达13年之久,颇具十年磨一剑的耐性,这种艺术态度在这浮燥的商品社会里真有凤毛麟角之慨了。天笠说,对于这样一个小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与长期生活在都市有关。这使我想到两句古:一句是“画者,从于心者也”,是讲艺术发于心源,不违心地画自己不熟悉、不动心的事物:二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不者不如乐之者”。天笠的“兴趣”二字便是颗“心”,便是那“乐”字,只有以此为乐方能享有艺术的真诚。 古代中国画并非不画花瓶与鲜花,如案头清供、岁朝图、博古图之类总不少了器与花的组合,那总是彼时的文人们对古器物与生物的喜爱的表示。在当今的都市里,插画已成为小康水境进入审美层次的标志,如将那鲜花插在哥窑、钧釉、开片的古瓷瓶里,更是有文化品味的象征。我想,天笠选择这画题总与他的生活实际相关,从内美的角度而言,诚如何海霞老人89岁时“不暇思考”时写给他的那句话:“拜读后,深深感到心理上非常活动,有生命力。”0 1生命的活力正是天笠艺术的永动机。 古人画博古、清供之类题材,不是太“讲理”,那折枝花是可以随意插在古陶、青铜、瓷器之中的,与西方静物画尊从眼见之景的思维不同。天笠的《花卉和釉瓶们》既然是现代都市的清供图,也便多了些现代性的思维和手法。其画作最显著的特征是布局上的变化一一他笔下的瓶和花不像古人那样是互相独立、各不侵犯的呼应关系,而是瓶套着瓶、花叠淹花的相互叠置的结构:不像古人那样留出大片的空白,而布置得饱满、丰厚充实。我不是说他这样处理就超过了古人,而是说他在现代的文化氛围里演变了古人,找到了与他自己的感受相谐调的艺术形式。艺术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生生不已怕演变史,一种艺术形式与内在情思相互依存、相互生的转换史。不是说艺术不需要继承,恰恰相反,继承传统是必要的基础,但艺术的生命活力却在于不停顿地创造。或者说,继承与创造的关系,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创造为主导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继承的一面而言,天笠是非常讲究白描、勾填等工稳技巧的,但他又敢于发挥笔墨的渗晕性能,更放胆于色彩的运用,这与他早年习西洋画有关,所以,他的色彩在深厚中又有些亮丽、温雅的多样变化。他在艺术上颇有些想法,他是试图在线与面的交错、墨与色的相互映衬中,实现他的工写结合、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现代审美理想。 天笠的《花卉和釉瓶们》有写意性,亦有装饰性,有薄染,亦有厚涂,有雄放处,亦有精微处,总是让人感到充实而丰盈,这恐怕与他力求深入的追求有关。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添加改制”,就如同黄宾虹在数十年后改画、添画、积墨以求深厚华滋那样,天笠在数年后还不断地在他这些小画上添笔加墨,添枝加叶,添色复涂,以求之充实,层次之丰富,变化之多样,而依然保持其整体和松活感。所以他的画有尽精微至广大的思考,总有些或反复玩味的精妙处。 天笠爱他所表现的这些《花卉和釉瓶们》,将之视为有生命、有灵魂有感情的同类。同时,他既有创造之胆识,又有潜心修行之内力,以他自己的说法即“在家生世”的观念,“沉静内敛”的心态。我欣赏他这心态,并希望他保持这心态,继续朝艺术的精深高妙处奔去。特别是对他这些敢于突破成法、自造新样的艺术家,欲使其新法、新样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必须使自己这套新的语言、图式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升华。在其画册发稿之际,谨以此为贺,亦以此为期。 甲申大暑于散心斋新居 瀚天笠的艺术风格 画家瀚天笠近年隐于世,潜心研究“——花卉与釉瓶”课题的创作,其作品已演变到第三代,新作画面主体部分上,依然保留着以往作品中的瓶套着瓶、花叠着花的密不通风的效果,以及先写意后工笔、工写结合作画特点,也保留着笔墨与色块互为依托搭配、中西合璧的方法,但突显了瓶与花的自我重复这一重要的新的原创规律,增强了现代感,构成了既传统又现代、既完美又新的生动画面,其风格独特。大凡中外有成就的艺术家均是对美术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创新、探索和推动,为人类艺术的血脉注入新鲜的血液,瀚天笠先生之艺术语言不论形式构成、空间组合、笔墨技法,还是色彩的冷暖对比与润和,均给人以新的视觉感受,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许这就是瀚天笠,是瀚天笠的艺术符号。 绘画是无言诗、无声乐,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而不是复制与重复。瀚天笠先生艺术水准高雅而为人低调,不爱张扬,今天由《上品》现代生活杂志社的专访,才有几幅艺术作品得以与大家见面,以飨读者。 中国美术家网CEO 韩志冰 二O一O年七月一日 瀚天笠艺术简介 瀚天笠,1942年生,斋号:畅观堂。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居北京。擅画:花卉山水,曾三下丽江采风桂林山水风光。从艺五十载,潜心中国画34年。其作品曾先后参加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联展,被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1990年至1996年客居深圳。为深圳书画院艺术教授、深圳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1992年应日本国际研修交流协会邀请赴日交流、考察、写生、展览。于1993年回国。1993年6月于山东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12月于深圳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 1994年元月又于深圳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进入深圳文物商店从事书画鉴定工作。 1996年中国画报社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一一瀚天笠》专集。冬季拜何海霞为师。 2003年定居北京。 200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精装画册《瀚天笠画集》 2005年入选《当代中国画优秀作品选——花乌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6年入选《当代中国画精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入选《2007年优秀画家作品邀请展》并获最佳创新奖(中国美术主办)、同年入选《2007走进精典》画集(新华出版社出版)。 2009年参加“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曾先后入编《世界名人录》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等多种辞书。
【年份】2010
【期号】第8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助推艺术品市场再上新高 中国嘉德春拍成交53亿 年份:2011
- 2、瞿墨:纵横海洋的艺术探险家 年份:2010
- 3、美的世界 嘉德2012春拍部分油画作品选登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