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小说的完美表达
【类型】期刊
【作者】樊雅蕙
【刊名】西江月
【关键词】 主体性 真善美 年代 人道主义 抒情模式 抒情性 抒情风格 反美学 中国油画 当代绘画
【摘要】这是一部恢宏的电影史诗,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与杰出的电影相结合的卓越典范。它源于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1957年由著名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搬上大银幕,并获得了成功。格拉西莫夫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凝聚成五个多小时的镜头语言剖析了这部史诗巨著,不仅再现了小说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赋予了格利高里,阿克西妮娅这些人物鲜活的生命,同时也深度刻画了人物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以及那难以名状的悲怆命运。让观众不仅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也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心灵洗涤。 为了展示小说中那宏大悲凉的历史氛围,以及哥萨克们勇敢顽强、热爱劳动、热爱自由、探索真理、积极行动的悲剧性格的形成过程,谢尔盖·格拉西莫夫调动了电影的各种手段。 他运用大量的长镜头将奔涌的顿河、像大海般波涛起伏的草原、在寂静的山岗上翱翔的雄鹰展示在大银幕上;用中近景将哥萨克们的生产生活图卷重新勾画:近景和特写镜头的大量应用,勾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纠结所带来的心里冲击。 《静静的顿河>色彩运用值得称道——在展现顿河风光时明显具有十八、九世纪俄罗斯油画的印记,色彩多重而较为明亮。影片第一部前半部主要以格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的爱情展开,那时他们的感情还没有太多羁绊,多展示哥萨克生产生活的场景,那是没有战争的阴暗,因此整个画面显得明亮快活,夕阳的余辉照在静静的河面上,红色的火烧云给暗沉的画面撕开了一道鲜亮的口子,格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情难自禁拥抱在一起:当战争开始,阿克西妮娅背叛爱情时,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沉寂里,特别是格利高里鞭笞少爷的那一段,低压压的乌云笼罩,和格利高里气愤悲戚的心情相呼应。
【年份】2010
【期号】第1期
【页码】34-36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