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敦群培艺术空间成员的几个个案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西藏人文地理

【关键词】 2010年 为人师表 当代艺术 2009年 西藏大学 言谈举止 艺术学院 世界

【摘要】嘎德——“直指人心” 嘎德的父亲是十八军进藏的干部,汉族,母亲是拉萨本地人,藏族,所以嘎德是半藏半汉的“团结族”。嘎德2011年要在美国举办一个个展,展览题目就叫“半藏半汉”,体现这种归属感的错位给了一个艺术家更加强大的力量去观察和评论他所处的社会。 童年时代嘎德印象较深的是,母亲教导孩子们尊重每一个生命,不杀生,即使一条小虫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重视因果,这是藏传佛教对嘎德最直接的影响。嘎德从小喜欢画画,正式学画是从师韩书力、巴玛扎西和翟跃飞。15岁初中毕业考上西藏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大学的时候他跟于小冬学习国画工笔,在这方面也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留校一年多以后,他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进修。 不同于其他西藏的艺术家,大学时嘎德尤其喜欢传统的汉文化,迷恋庄子和禅宗,推崇《道德经》的无为思想,去除物欲。这些观念背景,感染了他艺术表达的思维方式,比如他爱说禅宗的“直指人心”。 1990年,嘎德的作品《沐浴节》获中国第二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1994年作品《放风筝的季节》获得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铜奖,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的《牛皮船上的生灵》是嘎德布面重彩的代表作品,在这幅画作中,嘎德想把西藏的传统文化传达出去,被称为是描绘西藏人心灵的地图。

【年份】2011

【期号】第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