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遗产的记忆功能与政治属性
日期:2014.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张祖群
【刊名】西部学刊
【资助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2014);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ga12100);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bg125yb012);2013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文化多样性研究:逻辑、案例与政策(2013d005019000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文化遗产涉及它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成为"我们是谁"、"你们是谁"、"他们是谁"、"我们如何找回自己"的身份保证和象征功能。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进行文化遗产的记忆功能与政治属性分析:第一,希腊帕特农神庙浮雕案例背后是遗产的盗割与转卖;第二,台北故宫博物院案例喻示着"去政治化"与文化记忆。最后得出结论:在政治上,文化遗产是民族国家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国家形象和文化成就;文化遗产不是死去的孤立静态物,是政治文明的能动反映;要实现从"遗产"到"资源"的转型,让文化成为创新当代文化的一种实践。
【年份】2014
【期号】第12期
【页码】16-19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