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并置呼应”、“此非非此”原则与一首唐诗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白晓东 

【刊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汉字结构 严羽 并置呼应 此非非此 唐诗

【资助项】陕西省2005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古典格律诗的建行形式比较”(05J006Z)阶段性成果

【摘要】严羽在评论盛唐诗之“兴趣”时,没有给出严谨的定义,似为一种缺憾。其实,此乃汉字构字法之特性在汉字文化中的反映。本文论述了汉字“并置呼应”的结构特点及其所包含的二元互动、“此非非此”的哲学内涵,并以杜甫的名篇《春望》为例,对其句篇结构和情理营造作了细读与分析,揭示出汉字组字结构与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内在联系,表明严羽“玲珑不可凑泊”式的批评是对汉字“并置呼应”、“此非非此”原则的发挥及其相关哲学观念的自然流露。

【年份】2007

【期号】第1期

【页码】43-47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