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温庭筠诗“纤艳深婉”风格代表下的晚唐诗风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余倩 

【刊名】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关键词】 温庭筠 晚唐诗 纤艳深婉

【摘要】基于文学与非文学因素影响,一些晚唐诗一别初唐华贵、盛唐壮丽,沿着中唐秀媚,走上了与词相似的纤艳深婉、低回伤感的道路,一些女性的、软性的、都市的、消遣性、抒情的、细腻的、低回的、伤感的晚唐诗,宛如一位居住于深闺院落之中的名媛淑女,着上质地纤微的薄纱,施上香而不腻的脂粉,时而媚眼婉转、时而嚬首低吟,微茫隐约之中透露一丝惝恍迷离、犹豫踯躅的心绪。它集纤艳深婉、低回伤感于一体,凝结成一个王朝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感叹与悲鸣。 一、纤:纤小细美 所谓“纤”,是指晚唐诗文小质轻、不厚重。词通常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喜好摄取细小精微的物象,如小山、小园、小楼、小槽、小艇、小窗、小院、小钩、小径、小桥、小舟、小雨、小雪、小腰、小童、小娘、小梅枝、小云环、小桃红、小娉婷等,如“小山重叠金明灭”(1)“小园芳草绿”(2)“金鸭小屏山碧”(3)“楼枕小河春水”(4)“小舡摇漾入花里”(5)“小楼昨夜又东风”(6)“漠漠轻寒上小楼……宝帘闲小银钩”(7)“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8)“小院朱阑几曲”(9)“乱蝉衰草小池塘”(10)“早晚具、归田小舫”(11)“琼浆注小槽”(12)“试做小妆窥晚镜”(13)等

【年份】2011

【期号】第7期

【作者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