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2011年秋拍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陈隆 

【刊名】文物天地

【关键词】 斗彩鸡缸杯 书画精品 朱见深 香港苏富比 拍卖纪录 柔绿 中国皇帝 明成 中国瓷器 千金难买

【摘要】细节决定高度 2011年春天,“玫茵堂”洒了一粒种子,在秋天孕育成一朵开在人们心里的花!春拍的800万港币保证金阻挡了竞拍者的步伐,秋拍降至100万港币。“玫茵堂”收藏品味、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不亚于内地许多省市级博物馆。这些藏品先生拍场,给收藏投资者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大收藏家藏品的换手机遇,需要很长时间。其传承经历,甚至藏品上的标签,都是提高成交价的“筹码”和“品质证书”。这些真品是收藏者实物观察、对比、研究的样本。有收藏者会疑惑:传承有绪的名品,和那些拍卖行上拍的同类器物外表特征怎么不太一致呢? 五千年文明古国,遗存下来的文物,特别是能够流通的珍贵文物,少之又少。香港、台湾、澳门及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地每年春秋两季文物艺术品大拍,多数拍品皆为循环流通的。明代宣德青花大盘在内地数百家拍卖公司频现,都可以开上十几家大型自助餐厅了。 因改革开放偏晚,内地收藏家错过了仇焱之、赵从衍等人藏品上拍时的机会,但不妨看看“玫茵堂”的藏品。你可能不认识,不了解玫茵堂主人的人生经历,无法体会每件藏品背后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然而,每件藏品确实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年份】2012

【期号】第3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