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的魅力:从巴什拉的《梦想的权利》谈起

日期:2013.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杜小真 

【刊名】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生活 想象 法国哲学 相异性 反思

【资助项】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熊秉明艺术思想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0JJD72001)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国二十世纪杰出科学哲学家、新认识论的奠基人加斯东·巴什拉(G.Bachelard)的论文集《梦想的权利》的分析,展现法国哲学特有的魅力。巴什拉从作为“历史认识论”的科学哲学观点出发,以精神的动力观念把想象和反思贯穿起来。他让哲学和科学进入艺术及其批评领域,从而确立了独特的“看”的理论,一种从认识论出发的想象现象学。想象现象学告诉我们,在想象和反思艺术作品时,也就是说在看和思的活动中,才能使观者达到审美层次,即思想的最高层次。巴什拉在《梦想的权利》中对绘画、文学、雕塑、诗歌等各种艺术作品的精神分析,确立了他的以物质想象为基础的美学理论。艺术家对火、水、空气、土四种元素进行想象,获得艺术创造的天生萌芽。没有物质元素,就无法想象,也无法思考天地万物。巴什拉的《梦想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法国哲学的特殊魅力,体现了法国思想重视生活、重视个体生命、重视“相异性”并且与各个学科相互对话、沟通的特点。这一切对于当今这个复杂多变、急躁混乱、缺失理解的世界,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年份】2013

【期号】第1期

【页码】25-32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  (100871)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