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贼
【类型】期刊
【作者】程刚
【刊名】通俗小说报
【摘要】程刚 无效信改写 煤老板唐盛玩起了高雅的古玩收藏。一试水才知道这行当激流暗涌,深不可测。初学乍练,走眼的时候多。唐盛却不在乎,小打小闹,就当交了学费。 没出一年,唐盛“藏宝楼”里的三个大博古架就生生地立了起来,琳琅满目的古玩令人目不暇接。这珠光宝气一熏,唐盛还真高雅了许多,言谈举止也文气多了,全然没有了煤老大的影子。 后来唐盛家里招了贼。不过那贼第一次光顾似乎只是踩点,啥也没拿,只留了一张纸条:久闻唐先生财大气粗,却摆一屋子赝品附庸风雅,岂不贻笑大方? 看罢纸条,唐盛心里暗惊。这个贼竟然是行家里手,辨得真伪!博古架上确实大多是赝品,不过第二架右下角一格内有只宣德炉,曾得权威专家鉴定,幸未被那贼识破。 两个月后,寻宝节目来到本市,唐盛捧着他的宣德炉又去鉴定了一次,答复却是一件高仿品!虽然悔恨当初眼拙失了财,唐盛却暗暗佩服那贼。在一个小贼面前露怯令唐盛有失脸面。于是他从保险柜里拿出三件真品上架,这些都是托人请业内高人鉴定过的,唐盛一直紧锁柜中,秘而不宣。 不几日,那贼再次光顾,拿走了那只宣德炉,又留言日:新换三件藏品中,仅一件为真,另两件是地道的赝品。兄弟取走宣德炉,仿得高明,真伪莫辨,可以高价出手;那真品务必妥善收藏。 唐盛对贼的话将信将疑,拿三件藏品到省级文物部门再次鉴定,果如那贼所言! 令唐盛不解的是,道业至此,又何必沦落为贼呢? 不久,唐盛又淘得五件藏品,忙不迭上架展示。经那贼“鉴定”,三真两假。时隔数十日,又两件亮相,那贼却没来。唐盛对这种不花钱的鉴定真的有所期盼,心里不免着急起来。两个月后那贼不期而至,留言说:慎藏,全真! 那贼只是拿走了一些高仿的赝品,却从未动过一件真品。素来听说有一种贼叫做“义贼”,窃物有道,适可而止,从不伤天害理,逼人绝路,甚至反其道而助人。唐盛觉得自己大概遇上了义贼,觉得若识得此高人乃是一种荣幸。在此贼的指点下,去伪存真,优胜劣汰,博古架上的藏品渐渐货真价实。不出三年,竞成收藏界名人。 不过这贼的行为着实让唐盛百思不解,他终于忍无可忍,在博古架上压下便条一张,希望贼再次光临时,能释其三年之惑。 不出半月,唐盛获回函一封,内容如是:兄弟自幼喜赏博物,怎奈家境贫寒,无力专学,罔论收藏。后跟一位文物专家学徒,专事文物修复工作,不过打打下手罢了。然兴趣所致,用心极专,自以为学得老专家鉴定文物之法,又买专著暗自精研,久而久之,颇有心得。后来独走江湖,混迹文物市场,方知所学皆是皮毛。于是重返老专家处,卧薪尝胆,历五年才谙个中真昧。然出身卑微,又非科班,道上无人赏识,情急之下想出此招,偷偷给收藏界大鳄鉴定藏品,以期提高知名度,打开局面。虽为偏门邪道,亦非无效。如今兄弟名声日隆,距出山之日不远矣。 唐盛看罢,嗟叹良久。对于此贼只拿仿品赝品,唐盛又犯了迷糊,显然并非不识货,难道仅仅是为了披上做贼的外衣掩人耳目?唐盛又将此惑写在纸条上求解。日后得到的答复是:兄弟也要吃饭,看到有些东西仿得高妙,权且拿去换口饭吃,别无他。唐盛畅然如释,内心踏实了不少。 有一次这个人留下纸条说,唐兄虽然藏品甚丰,但珍品不多,档次偏低。这又戳到唐盛的疼处!于是唐盛挥刀断腕,斥资近千万,于拍卖会上拍得珍贵艺术品五件,唐盛在收藏界的地位由此蹿升。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唐盛所有的珍贵藏品,悉数被盗!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事后唐盛并未报警,因为这个大盗不是别人,正是唐盛视如知己的那个“贵人”!此人留下的最后一张纸条是这样说的: 昔日你开黑煤窑,大发其财。但在你的名下,按着八条人命!还有矿上致残,缺胳膊少腿,生活无以为继的兄弟们,我只是替你还了这笔债。 摘自作者博客
【年份】2010
【期号】第9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萨尔瓦多·达利 作者:陆书豪 年份:2015
- 2、高枫:雕塑《大中国》的音乐人 年份:1996
- 3、老婆的情人 作者:赵式武 年份:2010
- 4、古董玩家 作者:克里斯朵夫 年份:2010
- 5、五彩玻璃球里的前世玫瑰 年份:2009
- 6、五彩玻璃球里的前世玫瑰 年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