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危地马拉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刊名】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摘要】我是从墨西哥进入危地马拉的。过境的时候挺顺利,但离开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危地马拉是中美洲一个小国,位于墨西哥的东南部。在它的北部,有著名的蒂卡尔玛雅遗址,电影《2012》就曾在那里取景。 我在墨西哥城市帕伦克住的旅馆买了去危地马拉弗洛雷斯的船票和车票,坐上机动小木船渡过墨西哥和危地马拉间的界河,半个多小时的船程就上岸来到了危地马拉。 攀登玛雅金字塔 来到危地马拉的第一站当然是参观蒂卡尔玛雅遗址。 弗洛雷斯是参观蒂卡尔的落脚点,这个小镇边有美丽的弗洛雷斯湖,黄昏时在湖边一边用餐一边欣赏落日真是件快事。 去蒂卡尔一般参加一日游的团队,凌晨三点半就要起来,四点半到达蒂卡尔公园,门口黑压压的全是准备去看日出的游客。我们在黑暗的森林中默默行走,只听到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吼猴低沉叫声的回音。天刚放亮,我们就登上了最高的金字塔,坐在台阶上等着那壮丽的日出。 蒂卡尔是玛雅古典时期最大的城邦,连续有过三个强大的国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今天考古发掘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蒂卡尔城,就建于这段太平盛世。最鼎盛时,蒂卡尔城市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居民达5万人,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等。 外貌既惊且险的金字塔是蒂卡尔最主要的建筑成就。蓝宝石般明净的天空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斜度达70度的惊人设计,其外形犹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有人称之为“丛林大教堂”。 就是沿着这些陡峻得令人晕眩的石阶,当年的玛雅祭司(通常也是玛雅王),一步步进入金字塔顶端高耸的神庙,仿佛升入天际。据说在那儿,他们与众神沟通,获得超越世俗的力量;也是在那儿,他们观测星象,制订历法;就是在那儿,神与王合二为一了。 据记载,公元889年,蒂卡尔正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公元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市,也停下了已修建过半的石柱……整个9世纪,数以百计的城邦突然被纷纷遗弃,那些繁华的都市几乎在同一时期一一湮灭,瞬间荒芜。辉煌的古典时期文明匆匆降下帷幕,只留下这些雄伟的金字塔,向后人昭示着丛林深处的神秘。 脚踩活火山 离开弗洛雷斯,我坐夜班车去了危地马拉的首都瓜地马拉。车上除了我们三个中国人,竟然没有其他的背包客。 第二天早上4点过到达瓜地马拉,全车人走光光,我睡眼惺忪不知何去何从,周围没有一个人会说英文。困顿间我倒在候车室长椅上就睡着了。等我醒来,接我去安提瓜小镇的司机也来了,竟然是个英文说得极流利的女司机。 安提瓜是个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古镇,因为遭遇过几次连续的地震,整座城镇几乎都是重新建设的。厚厚的城墙,低低的塔楼,五彩的墙,逛了不到100米,我就爱上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小镇。 大街上几乎没有高于两层的建筑,石头铺成的小街凹凸有致,两侧房屋墙壁刷着绚丽的颜色,古老厚实的大门有两米宽,每户人家的窗口都种着几盆鲜花,点缀着这古老宁静的小镇。这是一座历经多次地震的城市,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安提瓜有两座有名的教堂废墟San Jeronimo和La Recolecccion,是1 773年大地震之后残存的建筑,而当地最大的传统市场就在废墟前,人们摆出各种商品,世俗的喧闹与死亡的遗迹就在这里同时呈现。 我在旅行社定了去PACAYA火山的半日团。上山道路崎岖,步行要一个多小时,很多村民牵着马让游客骑,我还是坚持自己爬上去。 一靠近火山,就感觉逼人的热气迎面而来,焦炭一样的山石缝隙里,可以看到红色的岩浆在缓缓涌动,导游警告大家不要靠得太近。 踩在滚烫的石头上,时间久了就能闻到鞋底的焦味,有人用木棍伸进岩浆里引火点烟。看着岩浆从爆裂的岩石中涌出,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一个火药桶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活火山,相当刺激。混迹玛雅集市 我本想在我喜欢的安提瓜小镇多住一天,可是第二天刚好是奇奇卡斯德南哥小镇的星期日集市,集市每周只有周四和周日,如果错过就无法看到了。于是我在第二天赶到了奇奇小镇。 奇奇小镇位于安提瓜西北方1 40公里处,开车前往需三小时。这里的玛雅市集很有名,主要展售玛雅布料及面具等手工艺品,鲜艳的色彩及造型非常受观光客欢迎,因而赢得美洲“色彩最缤纷热闹市集”之称。 这个玛雅人的集市搭建在广场上两个教堂之间的一块空地上,名叫MERCADOINDIGENA,中文翻译过来类似“印第安人商场”的意思。 早上一到集市,果然热闹非凡。整个市场一共有2500个摊位,人声鼎沸,叫卖声,推销声,讨价还价声,在许许多多的帐篷里喧闹无比。 来往的全是个子矮小的玛雅人,大多是妇女来采购日用品。她们都穿着传统服饰,但几乎都不喜欢被拍照。我在一个简陋的大排档吃饭时,对面的一家子人都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吃饭,我恶作剧地举起相机随手拍了一张,他们迅速转过脸去,等我一放下相机,他们仿佛听到信号似的又齐刷刷地看过来。嗨,我有这么帅吗? 这里的大教堂叫圣托马斯教堂,是在原来的玛雅人建筑上由西班牙入侵者于1 540年重新修建的。教堂建立在山丘上,显得挺拔而庄严。教堂门前一共有18个台阶,正好与玛雅人年历中的数字相吻合。 荡舟火山湖 危地马拉火山众多,而亚特兰火山湖就是众火山景点中的一朵奇葩。这是我在危地马拉的最后一个停留点。 这个中美洲最漂亮的火山湖,就像世外桃源。湖边许多小村庄,是接触玛雅原住民生活的好地点。英国作家赫胥黎这样写道:“意大利科莫湖在我看来,触到了画境般美景的极限,但亚特兰湖犹如科莫湖附加了数座巨大的火山,它实在是美得过分。” 这里最早的火山形成在1100万年前,当时形成了4座单独的火山,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三座。湖面以下约16米处有座Sambaj遗址,据说这个貌似有高大建筑的遗址曾是公元几百年前的城市中心。 从奇奇小镇坐车3个小时就到达湖边小镇panajiachelo我们找了个导游,每人40美元,游湖一天。早上先在小镇上参观各部落的服饰,接着坐船出发去看湖边的几个村落。 南部Santiago Atitlan村庄是湖边最大的村落,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村庄,可从Panajachel镇第二码头坐船前往。这个村庄因崇拜马克西蒙神( Maximon)而著名。马克西蒙是一个融合了传统玛雅神明、天主教圣人和西班牙征服者传奇人物的偶像。它每年都被换到一个幸运的村民家里被供奉,导游问了好多人才找到。 跟其他神不同,这个神相当世俗和平民化,跟我们看到的高大威严的神像不同,它个头矮小,不到1.50米,相貌也实在平凡无奇。“神喜欢抽烟喝酒呢。”导游说。“真的吗?”我一脸诧异,这位神仙果然特别。我掏出一根国内的双喜烟,村民点燃了让神叼着,我看着就想笑。导游买了白酒,先是恭恭敬敬地跪下来拜拜,然后倒入神的口里,让神“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我暗自在想,估计晚上这些酒又会被倒出来另作他用? 我们又参观了一个以纺织出名的村庄,居民几乎全是原住民玛雅人。他们的祖先原来住在圣佩德罗火山下,后来才迁到这里。这里的玛雅文化非常传统,可以看到别处没有的“Tocoyal”头饰,一位老大妈特意将头上红色面饼一样的头饰解开给我们看,鲜艳的红色布带上面还镶着一圈玛雅风格的图案花纹,极富艺术美感。 Panajiachel小镇有很多小而温馨的餐馆和咖啡馆,我们晚上去导游女儿开的餐馆吃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最出名的美食当然是用湖里的鱼做出来的烤鱼。

【年份】2010

【期号】第5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