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蒂依的故事

日期:1998.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李天纲 

【刊名】书城

【关键词】 凡尔赛宫 博物馆 巴黎 法国大革命 人造奶油 城堡 国际市场 故事 十八世纪 瓷器

【摘要】尚蒂依(Chantilly)在巴黎正北郊外,离市中心约五六十公里。一个表面不起眼的地方,藏着许多故事。"尚蒂依"早已成为专有名词。因为许多好吃好玩的名物,是从这里发明了传出去的,在字典里,"尚蒂依"就是它们的代名词。比如:过去上海女孩最喜欢到淮海路的"哈尔滨"、"长春"吃"掼奶油"。"掼奶油"的法文、英文名字都是"尚蒂依"。"掼奶油"就是现在全世界都食用的人造奶油,曾经被称为"穷人的奶油",这革命性的食物,正是尚蒂依的厨师发明的。本世纪初,上海天主教的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生产一种细工花边,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在贵妇人的裙边上炫耀。花边名字也叫"尚蒂依"。这是法国传教士为中国教徒接来的"来料加工"的活,花边出口后在世界上卖高价。十八世纪,尚蒂依的窑厂还生产一种瓷器,名字也叫"尚蒂依"。他们的瓷器用当地粘土制造,模仿中国工艺,在国际市场上,瓷器chantilly就像来自东方的瓷器chine一样出名。在凡尔赛宫中,国产的"尚蒂依"终于可以代替传统的精美瓷器,大宴宾客。如今在巴黎的许多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尚蒂依"的水平确实已经超过当时的"中国"。从旅游的角度看,巴黎郊外的尚蒂依城堡规模很大,有点像柏林郊外的皇家宫殿波茨坦,地位也有点像北京郊外的颐和园。这里风景宜人,大片的草地,花园有英国式的,也有中国式的。一座漂亮的城堡可以无山,但不能缺水。尚蒂依这地方原有一片沼泽,但不通外界。建城堡时,挖了运河,造了人工湖。运河通入瓦斯河,又在巴黎西郊流入塞纳河。留在博物馆里的历史画卷,记下了新的城堡落成典礼。当天,从巴黎的卢浮宫,到意大利的美第奇宫,都有快船载厚礼运到。内陆城市,居然是帆樯林立,山河同庆,一片繁荣。城堡的美感,还在于它建筑的不规则性。巴黎附近其它的宫殿和大型城堡,多是对称造型。虽然门窗、雕塑十分艺术,但格局却程式化地像幼儿园里搭积木那样地简单,看去威严,却难免刻板。尚蒂依的建筑则避免了这一点。

【年份】1998

【期号】第12期

【页码】12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