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画笔写真容 默默深宫记芳华
【类型】期刊
【作者】赵锐
【刊名】收藏家
【关键词】 博物馆 郎世宁 身份 肖像 青年女子 乾隆帝 朝服 十三年 油画 乾隆皇帝
【摘要】她是谁? 这是一幅油画仕女肖像,既没有明示画中人物的身份也无画家署名。从衣着装束来看,画中的青年女子仪态端庄,头戴貂毛冠,身着黄底绣团龙袍服,佩戴着晶莹硕大的珍珠装饰,都表明了她出自宫廷的高贵身份,具体说应该是满清后宫的妃嫔。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存世的清官后妃画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与此图屏中的女子容貌一致的肖像有两幅,一是作于乾隆元年的《心写治平图卷》又称《乾隆及后妃像卷》(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中的“纯妃”;二是《纯惠皇贵妃朝服像》(私人藏),上有乾隆帝御笔亲书的“纯惠皇贵妃”几个字。所以这位神秘的女子并非无名,她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妃嫔之一——纯惠皇贵妃。 纯惠皇贵妃(1713-1760年),苏氏,苏召南之女。雍正时,入侍藩邸为格格。清代自康熙皇帝以后,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嫡日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是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宫;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都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亲王的正室称嫡福晋,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侧福晋,其余统称格格。乾隆皇帝弘历登基前是宝亲王,苏氏就是他的侍妾之一。乾隆帝即位后,苏氏初封纯嫔,二年晋纯妃,+年晋纯贵妃,二十五年四月晋纯皇贵妃,同月十九日薨,年四十八,谥日纯惠皇贵妃。葬裕陵妃园寝,位居诸妃之上。纯惠皇贵妃于雍正十三年生皇三子永璋;乾隆八年生皇六子永珞,后出继为慎靖郡王允禧嗣,为质庄亲王;有一女封和硕和嘉公主,嫁傅恒之子富察氏福隆安。 谁画了她? 明晓了画中女子的身份,我们不禁又要问,是谁为她绘制了这样一幅形容毕肖,气韵动人的肖像呢?从传世的大量清代宫廷绘画来看,帝后的御容即正式肖像上,画师是不具名姓的,例如众多朝服像上都没有画家的款署,只有一些纪实绘画或行乐图上落款:“臣……恭绘”。所以这幅油画像屏上没有画家署名也是符合清官规制的,寻找它的作者只能通过判断作品的创作时代和绘画风格来进一步推测。 我们注意到,与此幅画法相近,装潢形制相类似的肖像画屏可以归纳出一组,有《乾隆皇帝半身像》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收藏)、《孝贤皇后半身朝服像》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慧贤皇贵妃半身朝服像>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嘉妃半身朝服像》屏(法国多勒美术馆收藏、《婉嫔半身朝服像》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等。这一组人物中除乾隆皇帝本人外,其余几位都是他的后妃。孝贤皇后姓富察氏,雍正五年(1727年)被册封为弘历的嫡福晋;弘历即位,册立为后,卒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慧贤皇贵妃姓高佳氏,雍正年间选人弘历藩邸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贵妃,乾隆十年(1745年)卒,追封为皇贵妃,谥号“慧贤”。嘉妃,姓金佳氏,雍正时入弘历藩邸,乾隆元年初封贵人,二年晋嘉嫔,六年晋嘉妃,十三年晋嘉责妃,二十年卒,追晋皇贵妃,谥日淑嘉皇贵妃。婉嫔(1717-1807年),陈氏,雍正时入侍藩邸为格格,乾隆帝即位后初封陈常在二年晋陈贵人,十三年封婉嫔,五十九年晋婉妃,嘉庆六年,晋尊皇考婉贵妃,嘉庆十二年卒,年92,是乾隆帝后妃中最长寿者。这几位后妃加上纯惠皇贵妃都是早在乾隆登基前就成为他的妻妾,是乾隆帝王家庭生活中最初的成员。结合画中人物的年纪考查,应该绘制于相近时期,即在乾隆初年。 这些画屏绘画手法近似,显然出自同一画家手笔。以《纯惠皇贵妃》一图为例,基底为纸本,由多层高丽纸粘合而成,使用西洋的油画颜料,色彩厚重,背景处也敷色打底,不余空白。人物为半身正面取景,面部明亮,似乎有一束柔和匀净的光线从对面漫射过来,使人像在背景中显得格外突出。人物面部颜色调和,几乎不见笔触,更没有线条勾勒的痕迹,是纯粹的西洋油画技法。人像虽是正面,但立体感明显,画家显然深谙人体骨骼肌肉的组织关系,用一种淡化明暗对比而又不失清晰的方式交代出面部的五官结构,在表现容貌特征的同时赋予人物一种优雅温润的气质内涵。这些特征为此组图屏共有,似乎代表了画家的创作标准和审美原则。清宫之中,从康熙年间起就陆续有西洋传教士画家供职,而这组油画肖像屏,画艺高超,所显示出的艺术水平非首席西洋传教士画家郎世宁莫属。 郎世宁,意大利人,原名GiuseppeCastiglione,1688年生于米兰,他从青年时期就在著名的艺术工作室接受严格的绘画训练,画艺精湛。后来加入了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漂洋过海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入乡随俗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于康熙末年进入宫廷供职,在紫禁城里渡过了他的后半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乾隆皇帝亲自下旨料理安葬事宜。在郎世宁长达数十年的清宫画家生涯中,他创作了包括纪实绘画、人物肖像、花鸟静物等多种题材的作品。郎世宁有款署的画像作品有《果亲王允礼像》、《弘历岁朝行乐图》,另外《平安春信图》上有乾隆御题:“写生世宁擅”,证明为郎世宁所作。此外经专家考证也为众所公认的还有《弘历戎装骑马像》等。郎世宁的肖像画细腻传神,为兼顾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他在绘制人物面部时有意减弱明暗对比,用柔和的色调表现出丰富的立体感。 这组油画肖像图屏对于清代宫廷历史而言是史实的记录,对于艺术史而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鉴证。 缘何流落? 清官的帝后画像应该是秘不示人的皇家珍藏,如何又会在民间甚至万里之遥的欧洲出现呢?根据清宫典制,历代皇帝崩逝后,他生前的画像也包括后妃的画像,用过的玺印以及珍爱的文玩器物,一部分随葬陵寝,其余都置于寿皇殿供奉,这在档案中是有详细记载的。乾隆皇帝享年最久,在位时间也最长,所以寿皇殿中以他的遗存最多。这些供奉在景山的寿皇殿里静静的沉寂着,享受着子孙定期的祭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京城里的各处王府及皇家园囿都成为侵略军的驻地,在寿皇殿驻扎的是法国军队,最高将领是少将司令Henri Nicolas FREY,中文名“弗雷”。弗雷将寿皇殿的部分帝后画像以及其它文玩作为“战利品”收入囊中,在归国时带到欧洲,自此“弗雷”的名字就与欧洲藏的中国文物特别是清富文物紧密相联。 弗雷从1925-1931年分多次将其所藏中国艺术品,捐赠给法国政府,最初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至1945年移交给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即吉美博物馆。其中包括:乾隆皇帝油画肖像2幅、皇妃油画肖像2幅、郎世宁绘《哈萨克贡马图》、《康熙南巡图》(第2卷)、《木兰图》(4卷)等重要藏品。 除捐赠博物馆的部分外,弗雷家族后人也陆续将一些藏品转而售出。《嘉妃半身像》于2001年9月23日在巴黎拍卖时被法国Dole博物馆运用优先权购藏。《纯惠皇贵妃朝服像》被一亚洲买家拍得,并于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实中,虽高价溜标,但最终以近2000万港元议价成交。《乾隆南巡图》第1卷以1200万法朗左右成交,《乾隆南巡图》第7卷残卷也以900万法朗成交。康熙御用佩文斋12玺以650万法朗成交,很快又在香港2003佳士得春季拍卖中以1 980万港元成交;乾隆御用“太上皇帝之宝”玺也拍至460万法朗(此印200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更以近900万港元成交)。 这件《纯惠皇贵妃油画像》屏由苏富比公司证明来自弗雷家族,在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拍卖时,以2360万港元成交。此番面世必然又会成为诸位藏家与艺术爱好者们众所瞩目的焦点。 于香港先期举行的苏富比秋拍,以前所未有的成交业绩,为今秋艺术品拍卖奏响开篇华章。全线突破的拍卖纪录,大幅拉升市场空间,内地藏家强劲的购买力,延伸到国际拍场,涉猎于各个板块,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加速上行。 以“稳定、持续、创新”为理念的翰海拍卖,将于12月7-12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秋季拍卖会。此季秋拍继续“全品类”的专场构成,覆盖当下市场热点与成长性板块,推出古代、近现代、当代书画,古籍善本,玉器、金铜佛像,古董珍玩等近20个专场;还将特别推出“宫廷艺术品”专场,“庆云堂书画”夜场以及“北京市文物公司五十周年庆典拍卖夜场”。 古代书画将推出倪瓒《霜林湍石》,徐元文《感蝗赋》手卷、邹一桂《花卉》、冷枚《康熙六十寿辰图卷》等。 倪瓒传世作品甚少,多藏于博物馆,此件《霜林湍石》流传有绪,曾经明代张维芑收藏,画作钤有“张维芑印”,还见于展子虔《游春图》;此图亦为近代收藏家张珩、王季迁旧藏。倪瓒《霜林湍石》笔墨无多但意境无限,用至简的物象挥散出无穷的蕴意。这种笔简形具,注重抒写性灵的画格被后人称之为,逸品”。此作著录于<清河书画录》、《式古堂画考》、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并于海内外多次展出, 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的徐元文行书《感蝗赋》手卷,成书于康熙十五年,时任礼部侍郎的
【年份】2010
【期号】第11期
【页码】82-83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